流轉,林曉漸漸明白不能永遠逃避,于是嘗試著融入新的社交圈,積極參與各類學術交流活動。
在一次交流會上,她邂逅了一位才華出眾的學長。
學長對她的觀點與見解大為贊賞,主動上前交流,并熱情地邀請她加入一個研究項目。
林曉心中雖有猶豫,但最終還是點頭應允。
在與學長合作期間,他們常常于圖書館相聚。
學長總是早早抵達,貼心地為林曉占好座位,還會帶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
“林曉,你瞧這個數據,我覺得它對我們的研究方向至關重要。”
學長指著資料,眼神專注而熾熱,聲音溫和且富有磁性,耐心地為她剖析著復雜的學術問題。
林曉專注傾聽,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與見解,兩人的討論逐漸深入,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絢爛綻放。
閑暇之余,他們也會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一日,學長笑著說:“昨日我在校園里瞧見一只頑皮至極的小貓,它追著自己的尾巴不停地轉圈圈,那憨態可掬的模樣真是可愛到了極點。”
林曉被逗得捧腹大笑,在與學長的相處中,她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輕松與溫暖,仿佛置身于寧靜的港灣。
然而,在林曉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微弱卻堅定的聲音在提醒著她,對蘇然的感情并未真正消逝,只是被深深掩埋在了傷痛與恐懼之下。
與此同時,蘇然在家族企業的重壓下艱難前行。
父親急切期望他能從感情的泥沼中掙脫,全身心投入企業事務。
蘇然無奈之下,只得將大量時間與精力傾注其中。
每日穿梭于各種會議與商務洽談,試圖用忙碌來麻痹自己那顆破碎的心。
在這段各自忙碌的時光里,林曉和蘇然都在不經意間悄然成長。
林曉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變得愈發自信與獨立。
她學會了從不同視角審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