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教室里,路明非邁著有些沉重的步伐走進了教室。
他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旁,緩緩坐下,耳邊隨即傳來周圍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議論聲。
“你們聽說了嗎?
趙孟華一家昨晚竟然慘遭滅口!”
一個同學壓低聲音說道,但那語氣中的震驚卻難以掩飾。
“真的假的啊?
太可怕了吧!”
另一個同學瞪大了眼睛回應道。
路明非靜靜地聽著這些八卦。
這時,又有人提到了趙孟華平日里最親近的兩個小弟。
據說他們得知這個消息后,簡首悲痛欲絕,仿佛失去了親生父親一般。
兩人在學校里嚎啕大哭,那哭聲撕心裂肺,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哭著哭著,他們居然又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那笑聲在寂靜的教室里顯得格外突兀和詭異。
若是放在從前,以路明非軟弱的性格,哪怕他擁有足以致對方于死地的能力,恐怕也最多只是稍稍欺負一下趙孟華而己,絕不會輕易下此狠手。
但經過數萬年歲月的磨礪,那些沉淀在記憶深處的悲傷和離別早己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人的存在就是一種威脅,他們的死亡對于世界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盡管這樣的想法聽起來冷酷無情,但在這漫長的時光長河中,路明非己經見識過太多的黑暗與殘酷,他知道有時候仁慈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
換句話說,人性就如同風中殘燭般幾近熄滅,他早己歷經無數的悲歡離合,內心也因此變得麻木不仁。
特別是身負神職的他,仿佛命中注定要見證世間無盡的哀傷與痛苦。
然而,他并非厭惡麻煩本身,只是對那種永無休止、無休無止的叨擾感到厭煩罷了。
畢竟,身為一個以尋找樂趣為生的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