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活,人類永遠不干。
不就是兩百來米的距離嘛,想辦法。
面對縣域農村的物流園,里面的貨物怎么能少了和農村相關的物件,水泵肯定有。
沈濤濤舉手表示,在一間倉庫里看到過水泵,而且還不止一個。
電,從云峰物流園拉兩百米的線過去就是,山上多的是竹子和樹木,砍下來,架上幾根作為電線桿。
可水管,這個真的找不到那么長的水管。
活人還能被尿憋死嗎,張大強說,砍一批竹子,粗細差不多,然后用鋼筋把里面捅通,再在修理廠里找些舊汽車內胎,用內胎套住做毛竹與毛竹之間的接頭,就可以弄出簡易的水管。
第二天一早,沈云峰就先帶著沈濤濤和沈松還有張大強去了昨晚說的有水泵的倉庫。
進去一找,還真有,再翻翻那一堆,沈云峰突然就感覺這次穿越是不是老天爺安排好的,讓他們過來完成啥使命任務的。
水泵邊上,居然有好幾套小型水力發電機,我靠!
這不配套上了嘛。
以前,山里很多村子不通電,為了照明,就會自制或者買這種小型水力發電機。
也不用攔壩,就是讓高處的水通過管道沖擊葉片,帶動發動機轉子轉動,然后就可以發電了,功率大的可以保住一個小村子的照明用電。
后來村村通電了,但有的人家覺得自己利用溪流發電,不用交電費,家里又有人會維護發電機,又靠溪流近,還是以自己發電用為主。
有些野外作業或者搞養殖、特種種植的,專門向電管站申請用電成本太高,不如自己買個發電機組方便,所以,這玩意,對山區人民來說,還是常見的。
這種發電機發出的電一般都有變壓和穩壓的輸出裝置,首接和水泵接好,水泵就能工作了,然后把水管接上去,水泵都是有揚程的水壓,自然就會源源不斷的把水輸送到物流園來。
一天的時間,毛竹也就準備好了,修理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