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待人,轉眼己是十年。
八月,華國,武當山。
絕壁千丈,云霧繚繞,如同仙境一般,人身處其中都會感嘆自身的渺小,感慨大自然的魅力無窮。
古色古香的道觀中,少年右手持劍,左手食中二指夾著一張黃色的道符,隨著身影變換快速揮動,青色的道袍隨著少年靈活的動作上下紛飛。
只見少年猛地站定,指尖的符咒雖無支撐卻挺得筆首,一收一放便將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甩向不遠處的靶。
轟——煙霧西起。
煙霧散去,原本立著靶的地方空空如也,只余黑色的灰燼。
啪啪啪,鼓掌聲從一旁傳來,隨之而來的是一道清朗的聲音。
“小師弟,厲害啊,靶子都被你打成灰了,果真是后生可畏,回頭師傅又得心疼他的錢了。”
少年收勢站首,轉頭望向聲音源處。
那人身姿挺拔,臉龐輪廓棱角分明,眉宇間流露的爽朗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是個很容易一見就心生好感的帥哥。
“那師兄可得幫我說說好話。”
少年嬉笑著說。
“誰人不知你俞家小少爺天賦異稟,同齡人除了你還有誰能把這靶子打成這樣?
等著挨師傅罵吧你,哈哈哈哈哈。”
不錯,少年正是俞錦,另一個人則是俞家當初留在大陸,后來又有一部分人來到武當山發展的俞家旁系后人,如今的武當山道教大師兄俞朗封。
這些年,俞錦除了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及上一世的記憶將學科知識融會貫通之外,語言能力及道家法術也有巨大提升。
自小學畢業開始,俞錦每次放暑假都會被送到武當山的道觀,由如今的觀主清山道長進一步教導。
要不怎么說人禁不住念叨,俞朗封話音剛落,清山道長的身影便“唰”一下出現在俞錦旁邊。
“師傅還是這么神出鬼沒。”
俞朗封習以為常道,跟俞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