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林景和猶如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心中充滿了希望。
二兒子的降生,恰似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他的人生,于是他給孩子取名林偉明,寓意著偉大而光明的未來。
可誰能想到老天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打擊,長子竟在某天因吃了塊紅薯而意外噎死,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宛如晴天霹靂,讓林景和的世界瞬間崩塌。
歷史的齒輪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悲傷而停滯,翻過年后,劃分成分,由于家產早己揮霍一空,再加上上繳家產和小弟被污蔑通共,父親幸運地沒有被劃分為地主,僅僅領了個中農的身份。
而林景和也因為建國時主動把開的小工廠上交國家,是以為了優待他,仍保留了他的鋪子,隨著供銷社的推出,又私轉公合并了左右兩間鋪子成了供銷社,給了林景如補貼,也算變相的租房子的租金。
讓林景如當了供銷社的會計,當然供銷社經理是組織上安排的,搬離了原來的房子,住進了筒子樓,盧月平日去接點零碎活,召集孩子們呼呼火柴盒,自家織的土布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忙忙碌碌。
這段時間三子和二女相繼降臨人世,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兩夫妻的傷痛。
只是人一空下來就會想起那個可愛的孩子,想起那微卷的頭發,睜著大大的眼睛,露出細細的小米牙叫著“爸爸、姆媽”,那時候夜深人靜,兩夫妻還是要絮絮叨叨回憶下,哭一場。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三年自然災害席卷而來,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糧食短缺,物資匱乏,人們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林景和所在的家庭也未能幸免,一家老小都要依靠他來維持生計。
林景和的家庭本就不富裕,母親留下的首飾是家中為數不多的值錢物件。
然而,面對饑餓的威脅,為了能讓家人吃上一口飽飯,他不得不狠下心來,將母親留下的首飾變賣了。
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極其痛苦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