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那個世界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吵鬧了。
可在他身邊,看他長大的鄰居林嬸哭的稀里嘩啦的:“這可怎么辦啊?
這么小的孩子,他以后什么都聽不到了嗎?”
張淺只看到林嬸在哭,聽不到她在說什么。
他把食指放在嘴邊。
噓噓噓。。他試圖讓林嬸別哭了,不值得為他而哭,他用手掌默默的把林嬸眼角的淚一次次的抹去。
從那天以后,張淺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能依靠的人只有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己。
而孤獨成為了他最好的朋友。
少年變得更冷漠起來,他經常只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想反正現在是個聾子,也不用再聽那些自己不愿意聽的煩人的話語了。
爺爺有時候會懊悔自己,下手太重了。
可他最懊悔的方式也只是在給張淺的飯菜里添一個雞蛋包。
張淺則在吃飯時,把這個雞蛋包挑出來,放到爺爺的碗里。
他不想吃,不是因為他孝順,也不是因為他己經釋懷。
恰恰相反,他要讓這份愧疚一首存在爺爺的腦海里,這輩子都消散不去,他不會原諒他的爺爺。
今年,他終于可以高考了。
他的同學,甚至是他的老師,對高考都是敬畏的。
只有他,張淺巴不得高考早點到來。
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成績好,是他心里知道,只要高考過去,他就可以去外地讀書,不用再呆在這個冰冷的家里了。
于是,他在這個冰冷的夏天離開家,到省城去,就讀那里的大學,專業是工業設計。
因為他的成績優異,學校的獎學金完全可以繳納他的學費,還能剩下一點生活費,供他吃喝。
這讓他感到驕傲,因為這是他靠自己賺的第一筆錢,意味著他與他的人格都可以獨立了。
但是,他又感到內心不能平靜,不是因為將要離開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