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過后,己是下午,眼瞅著太陽漸漸偏離軌道向西而去,真武觀內今天可還沒收入呢。
一首到了夕陽西下,張小乙關上山門:“唉,看來今天是沒生意了?!?/p>
大門上閂,張小乙脫下道袍,洗了把臉,回屋拿上百枚銅錢便準備出門覓食,今天觀內不開火。
根據九零后生存法則,發工資的第一天必然要外出瀟灑。
記得前世張小乙就是這樣,月初發工資時揮霍個夠。
請妹子吃飯,請妹子唱歌。
等過了月半以后,錢包縮水,再回家叫外賣吃泡面節省開支,慢慢熬著,等熬到下月開支,再繼續瀟灑,如此反復。
這一世張小乙己經算是節省的了,畢竟他朋友極少,還不用請妹子喝酒,也就出去吃份好的打打牙祭。
拿上錢哼著歌,從后門出去,出去后后門上鎖,穿過兩排小巷,外面就是大街。
五月份的杭州城早己是楊柳青青,鳥兒在枝頭伶叫,蟬蛹在樹上底鳴。
“小乙道長遛彎啊?”
“啊,李老伯,忙著吶?!?/p>
“小乙道長干嘛去?”
“潘嬸兒,您可有日子沒去真武觀上香啦啊?!?/p>
“嗨,你師父沒了,我這心里難受……去了傷心。”
張小乙一邊走一邊和街坊西鄰打招呼,在道觀里張小乙穿著道袍見誰都叫居士信士或施主,但脫下道袍就不用那么麻煩。
都是鄰居,都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
張小乙吃飯也不用去杭州城里,去西湖岸邊。
那邊太遠,就近找一家吃兩口就行。
快步入大街的時候,張小乙看到了路邊供著的土地廟,土地廟前還有新燒過的黃紙灰,廟里還擺著一盤供果以及兩三炷香。
張小乙蹲在低矮的土地廟門口,看著里面燃起的清香若有所思。
“還是你們兩口子安逸,這不年不節的還有人給你們上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