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昌平二十三年,暮春。
林詩襲,年十西,生于邳州的官宦世家。
其父林季堯,憑借貢士身份踏入仕途,曾任邳州長史,官階為從五品。
其母彭氏,出身名門望族,乃是徐州刺史的嫡長女。
彭氏因林季堯年少俊朗且功名加身,毅然下嫁。
婚后共育有兩女兩男,林詩襲在子女中位列第西。
近來邳洲屢遭夷桓侵擾與流寇作亂,致使地方動蕩不安。
林季堯遂以身體抱恙為由辭官,舉家遷往都城成邑,欲投奔己嫁與尚書左丞之子的長女林詩友,以謀后續發展。
全家在趕路途中,行至即將進入安陽地界時,人困馬乏,又遇流匪襲擾。
雖僥幸逃脫,然林詩襲卻受驚過度。
待行至柏木村時,不慎從馬車跌落,頭部磕于巖石,繼而滾入河中。
待家仆將其救上岸后,人己昏迷,且頭部血流不止,實難再承受搭車顛簸之苦。
林季堯無奈,只得拜訪柏木村村正,懇請其照料。
全家除留下宋嬤嬤貼身侍奉外,其余眾人則繼續奔赴都城。
值此動蕩貧瘠之年,張村正亦不愿在一位致仕之人遺棄的女兒身上耗費過多錢財精力。
僅尋得一間有三房的茅屋供詩襲居住,另給一月口糧后,便不再過問。
誰料詩襲昏迷數日后,一日陡然蘇醒,卻神識混沌。
宋嬤嬤稍一疏忽,瞬間便不見其蹤影。
此后被張癩子與朱氏于柏木村撿到,囚禁于屋內。
因缺醫少藥、少食裹腹,不久便香消玉殞。
時熙恰于此時穿越而來,她不禁為原主深感惋惜,卻又有些慶幸。
幸好當時醒來的是會些拳腳的自己,否則若換做原主,即便當時不死,日后余生亦必生不如死,凄慘無比。
去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
她自從想以新身份好好生活下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