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佐與楊瀚仿若緊密咬合的齒輪,全力運轉,日夜不休地投身于探討與研究之中。
蕭君佐憑借著那如鷹隼般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在楊瀚所提供的紛繁復雜的科技思路中,精心地篩選甄別,巧妙地整合優化,一點一點地勾勒出一個足以令客戶眼前一亮、拍案叫絕的創新方案雛形。
每一個決策的背后,都是他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和對商業趨勢的深刻理解。
他反復權衡著方案中的各個環節,從成本控制到預期收益,從市場競爭力到技術可行性,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深思熟慮。
而楊瀚同樣馬不停蹄,他充分利用蕭君佐憑借廣闊人脈牽線搭橋聯系到的企業資源,積極地與各方展開溝通協調。
他以真誠的態度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向企業詳細闡述實驗室項目的前景與價值,不僅成功解決了實驗室設備維修所需的資金問題,還憑借出色的談判能力爭取到了一些先進設備的贊助。
在與企業代表交流的過程中,他詳細介紹了設備對于科研突破的關鍵作用,以及可能帶來的商業合作機會,讓企業看到了互利共贏的廣闊前景。
在這段并肩作戰的日子里,他們之間的默契如同陳釀的美酒,愈發醇厚香濃。
蕭君佐會在緊張的商業談判間隙,趁著短暫的休息時間,給楊瀚打來電話,關切地詢問設備維修的進展情況,同時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在與客戶溝通交流中捕捉到的新靈感和新發現。
他的聲音中帶著疲憊卻難掩興奮,將客戶的最新反饋和潛在需求一一告知楊瀚,以便對方能夠在科技應用上做出更精準的調整。
楊瀚則會在實驗的短暫休息時段,迅速整理自己對于方案中科技應用的新想法,通過郵件詳細地發送給蕭君佐。
郵件中,他用嚴謹的邏輯和專業的術語,闡述每一個想法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可能性,附上詳細的數據和圖表作為支撐,幫助蕭君佐更好地理解科技與商業的結合點。
終于,蕭君佐懷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