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柿的父親,陳建國,是鞋廠里的一名維修工。
他不僅負責流水線上的工作,還肩負著全廠設備維護的任務。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亮天空,陳建國就己經早早地來到了工廠。
他總是第一個到達車間,檢查每一臺機器的狀態,確保生產線能夠順利啟動。
在同事們眼中,陳建國是一位勤勞、能干且極具責任感的人。
無論遇到多么復雜的故障,他總能找到問題所在,并迅速解決,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陳師傅”。
除了在工廠里的忙碌,陳建國還是家中的頂梁柱。
下班后,他會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中,但一看到家人,所有的勞累仿佛都煙消云散了。
每當家里有什么東西壞了,無論是漏水的水龍頭、松動的門鎖,還是不轉的電風扇,陳建國總是第一時間拿起工具箱,親自修理。
他常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p>
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深深影響著陳柿。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柿逐漸對父親的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到周末或假期,他都會跟著父親一起去工廠幫忙。
起初,陳柿只是在一旁觀看,偶爾遞遞工具,但慢慢地,他也開始嘗試做一些簡單的維修工作。
從擰緊螺絲到更換皮帶,再到調試電機,陳建國耐心地教導兒子每一個步驟,手把手地傳授自己的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父子倆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無間。
有一次,鞋廠的一臺重要設備出現了故障,導致整條生產線被迫停工。
面對這一緊急情況,陳建國立即組織團隊進行搶修。
陳柿也主動請纓,希望能夠為父親分擔一些壓力。
雖然他年紀尚小,但在父親的指導下,他表現得有條不紊。
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成功修復了設備。
那一刻,陳建國欣慰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