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后,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整個朔州城都沉浸在暖洋洋的氛圍里。
城外再沒下過雪。
當最后一團殘雪也消融殆盡后,綠茸茸的草尖全部都冒了出來。
“溫大夫,起這么早,又要幫你爺爺采藥去了啦?”
隔壁屋子的胖嬸正將門前的落葉掃出,瞧見溫昭拎著個竹簍朝北街走去,好奇地問道。
“是啊,春雨一下,藥草都爭著從土里長出來了,趕今個兒去摘,正好趁著天氣便于曬干。”
溫昭一襲白衣勝雪,不濃不淡的長眉下面,鳳眼高挑,鼻若懸膽,唇色如玉,嘴角微彎,淡淡的笑好似三月暖陽,讓人覺得舒適愜意。
“這樣啊,那我就不打擾你了,你快去吧,我先準備早點去了。”
說罷胖嬸便帶著掃帚走回屋內。
時光荏苒,三年過去,穆昭青澀的面龐早己褪去,而今己長成一副溫潤如玉的書生模樣。
整條望月街的人都知道,麗春館的坐館大夫溫昭不僅長得十分俊秀,而且醫術高明,樂善好施,是全城女子的頭號愛慕對象。
自留在老溫爺身邊之后,穆昭改姓溫,日日跟在老溫爺的身旁當副手,加之其對藥理方面的精通,很快就繼承了老溫爺的衣缽,成了麗春堂的江湖游醫,為十里八方的鄉親行醫問診。
一年之前鶴鳴山上發了水災,溫昭雖背著老溫爺逃過一劫,但麗春堂卻被大水沖毀了。
麗春堂取自老溫爺媳婦的名字,亦是二人的一番心血。
看著住了幾十年的小屋毀于一旦,老溫爺心如死灰,整日喃喃著“麗春啊,我的麗春啊”,身子骨亦是每況愈下。
溫昭帶著他在朔州城里安了家,靠賣一些珍稀藥材和野味攢下一筆不菲的錢。
靠著這筆錢溫昭盤下一個即將閉門的醫館,重新整改一番,更名為麗春館,方才使老溫爺容光煥發,心滿意足地經營起醫館,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