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沒有人來過似的。
“看來,我們要去船艙里看看了”伴隨著‘吱’的一聲,那房門便很輕松的被打開了。
視線有點偏弱,張正明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慢慢地走了進去,灰塵在光照下顯示出丁達爾效應。
在桌面上,地板上,浮灰足足一層……似乎在歡迎著遙遠的客人?
很顯然,這里己經(jīng)很久沒有人來過了,張正明看向了墻上的鐘表,指針己經(jīng)不動了,時刻是下午五點半,而他手機中此刻的時間也恰好是五點半。
是巧合嗎?
張正明不由激起一身冷汗。
繼續(xù)往里面走去,在桌子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本子。
打開第一頁,呃,是英文,以張正明的詞匯量,顯然還不足以翻譯出來。
他不由得看向了身旁的王楚云,他知道,王楚云的英文是出了名的好。
“那我來看下吧”原來這是這艘船的航海日志,大體內(nèi)容如下:1724年3月24日,杰羅—斯派克號正式啟航,從英國滿載一船工業(yè)酒精開往印度尼西亞。
事無巨細,此后的每一天都記錄的十分詳細,但都沒有什么有用的線索。
張正明首接將日志翻到了最后一頁,讓王楚云翻譯。
1724年4月30日,在西月的最后一天,本應該愉快地度過,可船上的所有人都無法高興起來,因為在今早的八點半時刻,平靜的海面突然席卷起巨大的波浪,無疑一場海嘯來臨了,這是無法預料的,我們只能倉皇的應對。
上帝保佑了我們,我們成功的渡過了這場災難,不過杰羅—斯派克號卻在海嘯中受到巨大的撞擊,船艙底部正在漏水,我們正在試圖挽救,愿上帝再次保佑我們。
聽完后,張正明沉默許久。
“走,我們?nèi)ゴ摰撞靠匆幌隆表樦嗳醯臉翘荩隧樌竭_了船艙的底部,確實如日志寫的那樣,船艙的墻上有一道很大的缺口,順著缺口,很輕易地便看到外面流動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