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進入了中學時代。
中學的學習壓力比小學大了許多,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和考不完的試。
而我,除了要應對學業的壓力,還要承受來自家庭的重擔,我什么都幫大娘做,我很懂事,寫完作業,還會去回家給我爸做飯,因為我爸沒有人給他做一口熱乎飯,我也心疼他。
那時候,我的父親不僅要照顧在精神病院里的母親,還要下煤窯去背煤,才能供上我奶粉喝以及母親住的院醫療費用,就這樣,家里的經濟狀況也愈發艱難。
大娘和大爺家里也一貧如洗,大爺靠給人幫工維持生活,但為了能讓我安心學習,他們每天都會想盡辦法為我準備營養的飯菜,而且我大娘和我大爺還有一個兒子,比我大7歲,因為食材有限,每一次做完的米飯和雞蛋糕,我大娘都讓我先吃,她從來沒有讓自己那么大的兒子吃過,都是我吃剩下的,他才能吃上一口。
而他們自己,只能吃玉米餅子和高粱米粥和咸菜,那時候,我大哥也特別懂事,因為他認為我是他小妹,他從來不和我搶,哪怕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成年了,他依舊待我如親妹子一樣,每當想起這些細節,我自己都會不由落淚…那樣的經濟條件,我確有一群如此愛我的家人,我知道,那不是飯啊,那每一口都飽含著他們對我深深的愛,想到這里我不禁淚如雨下,因為那些回憶都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了一次課外實踐活動,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來購買課外輔導材料。
因為我深知家里的情況,默默地選擇了放棄。
但大娘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從一個破舊的手帕里,拿出了零零散散的舊的不能再舊的錢,遞給我說:“孩子,去參加吧,別錯過了這樣的機會。”
我看著大娘那充滿期待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最終還是接過了那帶著大娘體溫的錢。
然而,生活的磨難并沒有停止。
在我上初中的那一年,我的親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