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乍起,催促著邊疆戰士吹起歸鄉的號角。
這一年,為求止戈,朝廷許諾割讓燕國八百里土地給東梁,并說“愿以燕之有,結與國之歡?!?/p>
雖說此事還未正式施行,但就這行徑,便己招惹來了多少安陽城百姓的唾罵。
在安陽城西名坊永和街上坐落著一間大大的酒樓,這酒樓喚作“潘樓”,乃是一位姓潘名岳的大商人購置而成。
誰也沒有想到,當年那個風塵仆仆來京城闖蕩的窮小子,如今名下的酒樓竟成為了安陽城的排面和標志。
酒樓內,今日來了許多的人,各色各樣的服飾看得人有些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潘樓每日都是人滿為患,這里會是許多商人談生意做交易的首選之地,各地南北的商人落地都樂意在此處用餐。
只因著潘老板為了迎合他們每人挑剔的口味,特意花重金聘請南北各地的大廚,也正是緣于此,這里的生意愈發好得火熱。
可是----今日酒館里卻多了幾個讀書人,在這“戲臺”上咿咿呀呀,惹來了多少人的目光,而我正是其中之一。
幾兩清酒下肚,溢出嘴邊的真言狂語也多了些。
酒醉壯人膽,老祖宗的話總是有些道理的。
他們喝得醉眼朦朧,卻依舊高談闊論,將場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去。
“我大燕朝朝廷是沒有男人了嗎?
需要一個女人來指點江山?!?/p>
這人頭戴著朱纓寶帽,身穿綠色錦袍,腰上懸了一塊剔透的玉石。
看此穿著,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公子。
只是,是哪家府上的公子,我暫時沒有什么眉目。
這位臉泛微紅,表情模樣看起來頗有些趣味,手持杯盞,晃悠悠,踉踉蹌蹌的站起身來,足有八尺身長,他繼續放言:“什么‘愿以燕之有,結與國之歡’,這女人也說得出口,這分明是賣國行徑?!?/p>
“爾衡兄少吃些酒,這話不可講,不可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