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都市的一角,有一片熱火朝天的建筑工地。
這里,便是蕭行舟每天揮灑汗水的地方。
他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外架小工,日復一日地重復著艱辛而危險的工作。
那是2024年12月27日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剛剛刺破云層,晨曦微露之時,蕭行舟己經匆匆走出家門。
街邊熱氣騰騰的早餐攤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他迅速買了兩個大肉包和一杯豆漿,大口咀嚼、吞咽起來。
填飽肚子后,他便一路小跑著向工地趕去。
到達工地時,時間還早,但己有不少工友開始忙碌起來。
蕭行舟熟練地打完卡,然后來到存放安全設備的地方。
他仔細地系好安全繩,調整好安全帽的位置,確保自己的裝備萬無一失。
做完這一切準備工作,他深吸一口氣,身手敏捷地爬上了高高的工地外架。
蕭行舟出生于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辛勤勞作一生,卻依然沒能讓家境得到太大改善。
由于年少時讀書不夠努力,他早早結束了學業,踏入社會謀生。
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深知只有依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撐起這個家。
雖然這份工作充滿危險和辛苦,但他從未抱怨過一句。
因為在他心里,只要能夠掙到錢,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無論多么艱難險阻都值得去拼搏。
家中年邁的雙親身體狀況也不太樂觀,需要長期服藥治療。
這使得蕭行舟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但他始終堅信,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克服所有困難。
每當有人對他從事這樣一份體力勞動表示輕視或不屑時,他總是微微一笑,說道:“人生下來條件各不相同,但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我所做的不過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罷了。”
其實,像蕭行舟這樣從事苦活累活的人們并非愚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