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路上的掙扎與成長在那個陳舊而又充滿煙火氣的小鎮里,父母的期望像一張無形的網,緊緊地束縛著我。
他們滿心想著給我找個媳婦,以為這樣就能讓我告別小時候的頑皮搗蛋,安穩地扎根在這一方鄉土。
可我心中卻燃燒著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對那種按部就班生活的抵觸,像一只急于掙脫牢籠的飛鳥。
為此,家里時常被爭吵聲填滿,我和爹娘之間的溝壑也越來越深,或許從那時起,叛逆的種子就在我心底扎了根。
首到那一天,一封來自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進修班的信,如同一束光照進了我灰暗的世界。
那一刻,我的心劇烈跳動,興奮如洶涌的潮水將我淹沒。
然而,過往考音樂學校失敗的陰影瞬間如烏云般壓頂,讓我剛剛揚起的希望又陡然墜落,如同泄了氣的皮球般癱軟無力。
幸運的是,哥哥宛如黑暗中的燈塔出現在我身旁。
在那個92年,500元對于我們這樣的家庭來說絕非小數目,可哥哥毫不猶豫地將這筆錢塞到我手里,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支持。
帶著哥哥的這份期許,我和爹踏上了北上的列車,一路顛簸,終于抵達了北京南站。
而后又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輾轉,換乘到了石景山蘋果園地鐵,再幾經周折,找到了那個隱匿在山里的小房子——中國現代史和試探說編輯部。
村里的郭家林地里,士春大哥對我的教誨映入眼簾,“兄弟啊,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你看看就咱們種這個地,能收多少莊稼,啥時候是個頭啊?”
我點點頭,“是啊大哥,種地只能是一輩子碌碌無為,可是我沒有文憑啊,沒有文憑說什么都是白紙一張,”士春大哥笑著說道,“又傻了吧兄弟,你到了那里不就可以好好學習了嗎,你要是真有才華,人家肯定會把你留下來的,人家是知識分子,有文化的人,不會讓你再來種地的”一路上想著士春大哥的話,說不出來的愉悅啊……編輯部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