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之后的一周時間里,孔潺潺一首惴惴不安,她特別希望快點知道面試結果。
雖然每年省內高校畢業生的去向統計截止日期是8月31日,但她們學校的截止日期是6月30日。
她可不想真的成為一個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太丟人了。
好在6月28號這天,她終于收到了振華中學的錄用通知。
后來,她才知道這個名額是鄭校長特批的,這很大程度要歸功于鄭校長和章原的那次談話。
馬上就要離開學校了,孔潺潺決定拜別輔導員和各位老師。
在所有老師里,陳遠老師是最受學生喜愛的。
他曾經獲評海西大學“我最喜愛的十大教師”。
他不僅是孔潺潺的《數學分析》老師,還是她數學建模競賽的指導老師。
大學生學習主要靠自學。
老師不再像中學老師那樣監督學生學業,跟學生的關系也不那么親密。
陳老師雖然己經是教授副院長,卻跟同學們走得很近,喜歡跟同學們討論各類話題。
學校調研同學們的職業規劃,有老師覺得孔潺潺應該繼續深造,如此優秀的學生未來應該是碩士——博士——留學——大學任教這條路。
陳遠老師卻支持孔潺潺去做一名高中老師。
他給孔潺潺講了錢偉長的故事:錢偉長高考物理只考了5分,化學和數學一共考了20分,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但同年9月18日,發生九一八事變,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科學救國,轉學物理系,這樣一個高考物理只考5分的學生最終成為一名物理學家,被譽為我國當代的力學之父。
作為一名有擔當的青年,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當然要以國家的需求為奮斗目標,這才是有志青年。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責任,我們這一代是幸福的,不必生離死別,不必流血犧牲,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精彩,可以用更多方式實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