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應該是賣不出去了,我先把家整理好,明天出去招攬生意,系統,我這不算是消極怠工吧?”
不算,監測到宿主有強烈的賣貨意愿,是顧客不給力。
這下殷橋放心了,可以安心整理今后的家了。
她圍著小院繞了一圈,對基礎的構造有了大致了解。
小院有一口井和三個房間。
房間又分為倆臥房和一個廚房。
至于茅房在最角落,就是西排竹子搭起一片茅草,殷橋都沒把它算作一間房。
令殷橋想不通的是,院里兩個臥房一大一小,一正一偏,小的那個房間門前貼著白對聯。
也就是說,小房間才是原主爹娘的。
可在殷橋的記憶中,林貝貝在林家主面前哭得肝腸寸斷,說自己在養父母家并不受寵,與狗爭食是常有的事。
林貝貝在說謊。
在現代,父母讓孩子住主臥都能算得上寵愛。
古代父母讓女兒住正房,自己住偏房,還不算寵愛嗎?
吐出一口氣,殷橋推門進入,房間又黑又低。
她適應了好一會兒,才能看清屋內的布置。
香案之上供著兩個靈牌,香燭早己燃盡落灰,祭品糕點上也都是被蟻蟲啃咬過的痕跡。
原主爹娘,死去的時間好像有些久了。
殷橋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破敗的香案收拾干凈。
對靈牌三鞠躬,殷橋關門退出。
她又來到主臥,房間內并沒有她想象的那樣潮濕發霉,昏暗逼仄。
除了地面上落了一層灰需要清掃,根本沒有任何異味和不妥。
家具雖然不是什么名貴的木頭打造,但衣柜、梳妝臺、屏風、帷幔等東西樣樣不少。
木質家具上刻著精美復雜的花紋,帷幔和屏風上繡著金線繁花。
在農村的女兒,能過這種程度的生活,哪里是不受寵的模樣?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