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實踐。
他的課業和項目多以數字形式進行,課程內容涉及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等高尖端技術。
他回想著和同學們一起在虛擬實驗室中進行項目時,那種充滿競爭與合作的氛圍,心中卻總是藏著一絲不安。
盡管他在專業上表現優異,但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仿佛被置身于一場無盡的比賽中,失去了一種生活的聯系。
就在這樣的日子里,命運的轉折悄然出現。
校園里,新學期的迎新活動如火如荼,楊東在參加一個“人工智能與倫理”的講座時,遇見了陳景。
她是人文與智能科技交叉學科的學生,表現出對智能科技與人文關懷的獨特理解。
她的演講如同春風化雨,喚起楊東內心深處被忽視的情感。
當陳景用清脆的聲音闡述她對科技未來的展望時,楊東愣住了——她的每一句話似乎都在擊打著他心中的某個弦。
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即使在高科技的包圍中,人性與情感的力量依然是不可忽視的永恒主題。
她的眼中閃爍著熱情與智慧,仿佛帶著他穿越數字的迷靄,抵達了豐盈的內心世界。
講座結束后,楊東鼓起勇氣走上前,與陳景攀談。
他注意到陳景準備離開,心中一緊,急忙說道:“我覺得你剛剛講的關于人工智能發展中的倫理問題很有趣,想跟你深入討論一下。”
陳景微微挑眉,看了他一眼,冷淡地說道:“哦?
你一個計算機系的,難道不是只看重代碼運行結果么?”
楊東感到有些尷尬,撓了撓頭,結結巴巴地說:“以前或許是…但聽了你的演講后,我改變了想法。”
他話音剛落,陳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停下腳步,似乎對他的話產生了興趣。
“哦?
真的?”
她問,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
“是的,”楊東點點頭,眼中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