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穿越三國,我在三國造反筆趣閣 第32章 (第1頁)

完繼續干活,林宇想著加快速度,結果越急越亂。

鋤頭不是碰到石頭,就是把土塊甩到自己身上。

大叔走過來,手把手教林宇:“別急,這耕田得慢慢來,講究個穩扎穩打。”

太陽漸漸升高,炙烤著大地,悶熱的空氣讓人仿佛置身蒸籠。

大家都汗流浹背,衣衫早己濕透,貼在背上。

林宇首起腰,想稍作歇息,抬眼望去,田間的景象映入眼簾:男男女女們在烈日下辛勤耕耘,老弱婦幼也不閑著,或除草,或澆水,每個人都為了那點微薄的收成全力以赴。

這一幕,讓林宇不禁想起了李紳的《憫農》,心中感慨萬千,于是輕聲吟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剛吟誦完,便聽到身后傳來一聲贊嘆。

“好詩!

好詩!

短短二十字,卻將農人勞作之艱辛描繪得淋漓盡致。

用詞質樸,卻意境深遠,讓人仿佛親眼目睹那烈日下鋤禾之人的辛勤模樣。”

林宇回頭看見一個文人打扮的青年,向林宇拱手一禮,“本名盧遠,乃盧植之侄。

來此走親訪友。

忽聞兄臺吟詩一首,真乃佳作也。

請問兄臺高姓大名?”

林宇趕忙恭敬地說道:“兄臺謬贊了,不才只是見此景,心中有所感,故而吟誦此詩。”

盧遠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一絲贊賞:“能于勞作之際,觸景生情,吟出這般詩句,可見兄臺對生活觀察入微,且頗具才華。

此詩雖通俗易懂,卻蘊含大道理,道盡了農人之苦,也警示眾人珍惜糧食。

假以時日,若能勤加學習,鉆研詩詞之道,必能有更高造詣。”

此時,周圍的村民們也紛紛投來贊許的目光,一位大叔停下手中的活計,用滿是泥土的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咧嘴笑道:“這林宇兄弟,看著文縐縐的,吟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