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645章 (第1頁)

在60年代的時候,病毒學家顧方舟便已經(jīng)研究出了治愈小兒麻痹癥的糖丸,并且不惜以自己的兒子試藥。

之所以叫糖丸,是因為為了克服兒童對苦味藥物的抗拒,他將疫苗包裹在奶粉、葡-萄糖和奶油制成的糖衣中,不僅有效還很好吃。

不少吃過的孩子根本意識不到這個是藥,吃了還想吃,纏著大人要再買,滋味比寶塔糖還要好。

顧方舟也因此被譽為“糖丸之父”其事跡被《光明日報》評價為“載著新華夏的孩子,渡過病毒的劫難”

可惜,這種藥物因為生產成本和公眾認知不足,常常把小兒麻痹癥也就是脊髓灰質炎認作普通的感冒發(fā)燒,雖然在1960年就已經(jīng)被研制出來,可是在之后的20年間,卻都沒有受到重視。

后來,是在1993年的時候,身為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明星黎明挺身而出,通過義賣唱片、演唱會募捐等方式,三年內籌集350萬美元也就是人民幣2800萬元,為8000萬華夏兒童免費提供糖丸。

之后,黎明不僅捐出個人收入,更以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首位華人親善大使的身份,奔走各地宣傳疫苗重要性,深入偏遠山區(qū),親自為兒童分發(fā)糖丸,并借助明星影響力呼吁公眾關注防疫。

這才把糖丸給推廣開來。

這,也是寧清茹之前一直沒有重視這個病的原因,因為在她的印象之中,這件事情之后是會有人解決的。

可是,既然親眼看見了這樣的病人,且事關李大夫的遺愿,那她便不能夠袖手旁觀了。

現(xiàn)在距離1993年還有整整10年,那位善良的黎明目前還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她更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將近三千萬元的資金,所以就只能在改進糖丸的配方上下功夫。

“糖丸?小兒麻痹癥?”唐彩霞想了想,“這個事兒咱們在上學的時候好像在書本上面看過!”

寧清茹把自己整理好的藥方寫了出來:“這個是我研究出來的降低成本的藥方,我準備捐給醫(yī)院,自己也進行生產,臨床試驗已經(jīng)通過了。”

“哇。”唐彩霞雖然早就知道她的能力,但還是露出了崇拜的表情,“你也太厲害了吧!”

“小兒麻痹癥的患者我們醫(yī)院里頭有幾例!”不知什么時候,安衛(wèi)紅也笑吟吟地來了,“清茹,你能夠恢復精神真是太好了!現(xiàn)在小兒麻痹的糖丸價格比較高,如果你的生產成本足夠低的話,國家可能會將這個納入醫(yī)保里面呢!”

中心醫(yī)院,院長正坐在椅子上擺弄著傳呼機,吃力的一個個打著字。

就在這時,門被敲響。

他抬起頭,看見寧清茹走了進來,先是有些意外,隨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寧,最近狀況好些了嗎?怎么有空到我這來?”

寧清茹笑道:“也沒什么大事兒,就是改進了一下小兒麻痹癥糖丸的配方,成本降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想讓您指點一下。”

“哦......”院長戴上了眼鏡,剛想說些什么,突然瞪大了眼睛,“什么?你把顧方舟院士研究出來的糖丸成本降低了?!而且是降了三分之二!”

寧清茹沒想到,自己簡單的一個舉動,居然引起了整個京城醫(yī)學界的轟動。

協(xié)禾醫(yī)院,兩名教授抄起手中的筆記本,便趕往中心醫(yī)院。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