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個少年的聲音從身后傳了過來,劉文君聞聲回頭,看見一個勁裝少年正悠閑斜躺在一個大石之上。
他身旁是一個大布袋,布袋紋飾精美,想來價值不凡,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
劉文君回身抱拳道:“此詩乃謝夫人所作《泰山吟》,在下有感而發,借以吟表,可是驚擾了閣下?”
那少年蹦了起來,連連擺手道:“沒有沒有,你吟得很好。”
那少年走到劉文君身邊,上下粗略打量了一眼,問道:“郎君一個人嗎?”
劉文君點點頭。
少年走到一高石邊,一縱而上,輕飄飄的落在石頂,抬手向遠處望去,撇撇嘴,又跳了下來。
嘆聲道:“這太浮山也就這樣了,云啊山啊,看過也就過了,沒勁的很……閣下這么說,在下不敢茍同。
云山之景,非要眼看,還需心悟……”劉文君不覺反駁。
“得得得,你怎么跟我父親一樣,說些文縐縐的話,說得我心煩。”
少年瞥見劉文君腰間別的桃花劍,眼中放出精光。
“你這劍真好看,你會武嗎?”
劉文君握住劍把,往里收了收,說道:“略懂。”
“好好好,我也粗通武藝,你我切磋切磋如何?”
少年笑道,雙眼盯著劉文君。
劉文君只是賞景,并無他心,而且在道家仙山動武,有不敬之嫌。
于是劉文君搖頭道:“不,在下并無切磋之心……”少年不理,將自己精美布袋的結繩一松,提出兩把短槍。
這兩把槍通體銀白,泛出寒光,雕刻有精美盤龍紋,似是整槍由精鐵所鑄,只不同的是,一把短槍槍矛長,一把短槍槍矛短。
少年左手將長矛槍推出,右手短矛槍護住胸門,儼然擺好了架勢。
他腦袋朝劉文君一揚,道:“快拔劍!”
劉文君仍是搖頭,說道:“在下沒有這等興致,閣下還是……收手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