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熟悉卻又陌生的聲音,這些散落在記憶深處的名字,讓笛斯撫愈發(fā)心煩意亂。
精疲力竭的他,終于氣喘吁吁地停下了腳步。
當(dāng)他回頭望去,長廊的入口己然消失不見;再向前看,小女孩的身影與他的距離越來越遠(yuǎn)。
在這茫然無措的時刻,恐懼與絕望仿若一頭黑色的巨獸,猛然襲來,似乎要將他徹底吞噬。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笛斯撫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來,緊接著,一陣劇烈的刺痛傳遍全身。
與此同時,他的右手臂上,浮現(xiàn)出熟悉的字符,這次,是用赤紅的鮮血寫就的——“醒過來!”
黑暗過后,笛斯撫再次緩緩醒來。
淅淅瀝瀝的雨聲依舊,房門依舊緊閉。
原來,之前的一切,不過是一場虛幻的夢中之夢。
唯有內(nèi)腕上來自“他”的提示,是真實(shí)存在的。
但這場夢境中破碎的記憶以及由此滋生的恐懼,卻讓笛斯撫猛然意識到一件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
一首以來,笛斯撫所有的推理,都建立在日記并非偽造的前提之上。
這意味著,記錄者們確實(shí)“如實(shí)”地記錄下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然而,即便這個前提成立,仍存在著一種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可能性——那些自認(rèn)為寫下了真相的記錄者們,他們所看到的,或許并非真正的真相,而是早己被扭曲的現(xiàn)實(shí)。
倘若這種可能性屬實(shí),那么游戲的舉辦者必然需要借助一些媒介,來為記錄者們營造出足夠真實(shí)的幻覺,從而強(qiáng)烈干擾他們的觀察與判斷。
而在諸多媒介中,某些藥物往往是最容易制造出這種幻覺的。
那個陰森的地下室里,恰好有一個可以用來存放藥物的藥劑柜。
笛斯撫迅速返回地下室,這一次,他的目標(biāo)無比明確——那個藥劑柜里,必定藏著他苦苦追尋的答案。
他將馬燈放置在地上,點(diǎn)亮了柜子上的蠟燭,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