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眼睛緊緊盯著白色的幕布。
當電影開始播放,那神奇的畫面和聲音,讓我們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
電影結束后,我們還會模仿里面的情節,拿著自制的木劍,在村子里“行俠仗義”。
二、小學時光:書聲與稻香七歲那年,我踏入了村里的小學。
學校是幾間簡陋的瓦房,窗戶沒有玻璃,冬天時用塑料布糊上,風一吹,沙沙作響。
教室里擺放著破舊的桌椅,桌面坑坑洼洼,那是一屆又一屆學生留下的痕跡。
教我們語文的王老師,是個剛從師范畢業的年輕姑娘,她扎著兩條長長的辮子,眼睛明亮而有神。
她的語文課充滿了魔力,會帶著我們朗讀唐詩宋詞,那抑揚頓挫的聲音,讓古老的文字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記得有一次,她在黑板上寫下“床前明月光”,然后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解李白的思鄉之情,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月光灑在李白的窗前,也灑在了我的心間。
每到農忙時節,學校會放農忙假。
我和姐姐會跟著父母去田里勞作。
春天,我們在水田里插秧,雙腳踩在泥濘的田地里,看著嫩綠的秧苗在手中排列整齊,插進泥土,滿心期待它們茁壯成長。
夏天,頂著烈日割麥子,麥芒刺痛皮膚,但看到一捆捆金黃的麥子,心中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秋天,是收獲玉米的季節,我們鉆進玉米地,掰下一個個飽滿的玉米,玉米葉劃在臉上,癢癢的。
過年是村子里最熱鬧的時候。
進入臘月,家里就開始忙碌起來。
母親會準備各種年貨,蒸饅頭、炸丸子、做豆腐。
父親則會帶著我去集市上買春聯、鞭炮。
集市上人頭攢動,各種商品琳瑯滿目。
回到家,我幫著父親貼春聯,看著那紅紅的春聯貼在門上,年的味道就越來越濃了。
除夕之夜,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