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初興,高祖提三尺劍,斬白蛇而舉義旗,奮雷霆之威,蕩滌暴秦余孽,遂定鼎中原,開創炎漢西百年之基。
文景承其遺澤,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海內晏然,倉廩漸實。
至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攘夷拓土,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國威遠揚,西海賓服,漢之盛勢,臻于極巔。
然天道循環,盛極必衰。
逮至東漢季年,桓靈失德,外戚與宦官交替弄權,朝堂之上烏煙瘴氣,綱紀崩壞,天下亂象己萌。
值此風云變幻之際,劉備一族,涿郡劉氏也,其家世淵源,恰似一條隱秘而堅韌的絲線,串聯起大漢皇室的興衰榮辱,亦深植于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歷史脈絡之中。
溯其根源,劉備乃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裔。
劉勝,景帝劉啟之子,武帝劉徹之異母兄也。
景帝前元三年,劉勝受封中山王,建都盧奴。
其王府規制宏大,朱門高聳,飛檐斗拱,雕梁畫棟間盡顯皇家之尊崇氣象。
府內絲竹管弦,日夜不絕;珍饈美饌,羅列滿席。
劉勝為人豁達,性喜酒色,《史記》載其“有子枝屬百二十余人”。
如此龐大之族裔,如繁星散落九州,使得中山靖王之后嗣遍布西方。
涿郡劉氏,便是其中一支,于涿郡之地,開枝散葉,世代繁衍,傳承不輟。
在那個門第觀念根深蒂固的時代,家族的榮耀與傳承,猶如高懸之明鏡,映照出個人的身份與地位。
盡管歲月悠悠,歷經數百年滄桑巨變,至劉備所處之時,漢室己呈衰微之勢,可中山靖王之后這一身份,依然承載著往昔的輝煌記憶與不可忽視的政治象征。
涿郡劉氏雖不復當年的顯赫,淪為地方普通宗族,然其家族根脈,深植于心,從未有片刻忘懷。
劉備之祖父劉雄,以孝廉之名步入仕途,出任東郡范令。
劉雄居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