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烽火照京師**崇禎十一年的冬風格外凜冽,卷著細碎的雪粒撲在德勝門的城垛上。
我握緊手中雁翎刀,看著遠處地平線騰起的滾滾煙塵,喉頭泛起鐵銹般的血腥味——那支潰敗的勤王軍,竟是被八旗騎兵追著往京城來了。
"萬歲爺!
"司禮監太監王承恩突然帶著哭腔跪倒:"楊嗣昌大人的急報,盧象升...盧督師在巨鹿殉國了!
"我分明看見崇禎扶著城磚的手背暴起青筋。
年輕的皇帝披著玄色貂裘,蒼白的臉在十二旒冠冕下微微發顫。
城下傳來此起彼伏的哀嚎,鑲白旗的狼頭大纛己清晰可見,潰兵們被韃子當羊群般驅趕,八旗騎兵的馬刀在殘陽下泛著血光。
"陛下,請移駕..."京營提督李國楨話音未落,一支鳴鏑突然破空而至。
我本能地側身揮刀,精鋼鍛造的雁翎刀精準劈開箭桿,箭頭擦著崇禎冠冕上的金龍沒入梁柱,尾羽猶自震顫。
"護駕!
"王承恩尖利的嗓音刺破城頭。
二十名錦衣衛瞬間結成盾陣,我卻盯著那支插在蟠龍柱上的箭——箭頭三棱帶血槽,分明是建奴白甲兵專用的破甲錐。
記憶如潮水涌來。
前世在故宮箭亭當講解員時,我曾撫摸著那支陳列在玻璃柜中的三棱箭向游客解說:"崇禎十一年冬,皇太極第西次入塞,德勝門這一箭..."此刻箭桿上的樺樹皮紋路清晰可見,歷史書上的鉛字突然化作撲面而來的腥風。
"陸千戶!
"崇禎突然抓住我的飛魚服袖口,指尖冰涼:"你說三日前說星象有異,可是應在此處?
"年輕的皇帝眼中血絲密布,三天前我在文華殿攔駕進言的情形歷歷在目——當時我說紫微垣犯客星,主刀兵之災。
馬蹄聲震得城墻簌簌落灰,我單膝跪地:"臣請開甕城側門,放潰兵入城誘敵。
神機營火器己按臣之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