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劉備軍的青羅傘蓋停在徐州城下時,陶謙的白須正在城垛后微微顫動。
這位年過六旬的州牧扶著城墻,渾濁的瞳孔里映出軍陣中那面"劉"字大旗。
在他身后,別駕糜竺輕咳一聲:"使君,劉備不過平原相,此番以馳援之名率五千兵馬前來......""正是要借他的刀。
"陶謙突然轉身,袖中枯瘦的手指捏住糜竺的腕子,"曹操屠我徐州百姓三十萬,這個仇——"話未說完,一口黑血噴在青磚上。
同一時刻,軍陣中的二柱正用馬鞭挑起車簾。
雨絲斜斜掠過他手中新制的"千里鏡",這種用琉璃磨制的筒狀器物,此刻正將城頭景象拉近到眼前。
他看到陶謙踉蹌的身影,看到糜竺慌忙攙扶的動作,還看到城樓暗處有個戴青銅面具的人影一閃而逝。
"大哥,"二柱放下千里鏡,轉向身旁的劉備,"陶恭祖命不久矣。
"劉備握韁的手一緊:"當真?
""觀其面色青中透黑,怕是中毒己深。
"二柱將千里鏡收入革囊,這是他用三個月時間,教會洛陽琉璃匠人制作的第三件成品,"徐州世家各懷鬼胎,陳珪父子與袁術暗通款曲,曹豹私養丹陽精兵......"他說著突然頓住,因為看到徐庶正策馬從后軍趕來。
這位曾經的黃巾軍文書如今穿著青色襜褕,腰間卻懸著柄古怪的首刃刀——那是二柱按唐刀樣式打造的試驗品。
徐庶在雨中壓低聲音:"方才斥候來報,呂布殘部正在小沛劫掠。
"當夜,徐州治所郯城的別院里,二柱正用炭筆在羊皮上勾畫著什么。
忽然案頭燭火無風自動,那朵金色桃花竟從衣襟滲出,在燭光中凝成虛影。
花瓣上的符文這次清晰可辨,分明是八個篆字:"彭城東郊,泗水之陰"。
"報!
"親衛的喊聲與敲門聲同時響起,"曹豹將軍求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