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45章 網評差PK網評差 (第1頁)

我也覺得非常耳熟,但忘記在哪里聽過了,于是拿出手機搜了一下,記憶瞬間就歸位了:“勾股定理的發明者。

黃金分割比例的發明者。

還是最早否定地心說的人之一。

哥白尼是受他啟發,才提出了日心說。”

君君在我耳邊小聲地笑道:“勾股定理?

還是沒超綱哈。

還是九年義務教育里的內容。”

我淡淡笑了一下,沒接話兒。

于師父坦誠的說道:“不過,畢達哥拉斯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人。

他的算法用的年月日,是按照公元紀年算的。

但公元紀年,是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耶穌誕生的那一年,被定為公元元年。

即公元1年,才出現了公元記法。

也就是說,畢達哥拉斯之后將近半個世紀,才出現了公元紀年法。

有人因此抨擊說,這套理論不是畢達哥拉斯發明的。

但不論是誰發明的,通過我自已驗證過的不少案例來看,準確率還是很高的。”

“所以,你認為杰夫是今年才能破?”我問。

“對,”于師父很肯定的點頭道,“流年大運走到這里,出錯的概率極低。”

君君疑惑的問:“我之前聽說生命密碼,可以預測人的性格和天賦。

它還可以測流年大運的嗎?”

于師父點頭道:“也是可以的。”

“只是……”君君嘟嘟囔囔道,“聽說那個理論……網評一般……”

她是我的朋友,我跟于師父的測算結果不一樣,答案還沒揭曉,君君這樣說,看似不太禮貌。

但大概是她真的見過實際案例,推演的不盡人意,才會如此評價。

于師父也并不介意,她語氣平和的笑著回答道:“你看它的名字就知道了。

數字能量,生命密碼,數字密碼,數字智慧,數易文化……

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名字,就是因為不通的老師在傳播過程中,加上了自已的理解和演繹。

然后再換個類似的名字,標榜自已的特色。

看似是通一個理論,都是用生日的數字相加,但每位老師解讀和演繹的不一樣,推導出來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確實是有很多老師,解讀的不夠精準。

我跟我師父學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讓驗證。

在大量驗證的基礎上,我才確認我師父講的理論是靠譜的。

我感覺,這就跟算八字一樣。

多少大師算的都不怎么準,但這不能賴理論有問題吧。”

我們大家都被她逗的笑了起來。

我接著于師父的話頭,笑著解釋道:“我剛剛的測算結果,是用八星理論來推算的。

八星理論的網評,也很差。”

大家哈哈的大笑著。

網評差PK網評差,而且不出所料的,還推算出了兩個不一樣的結果。

就等著比比看,誰比誰更差了。

當然,最慘的也有可能是,我們兩個人都算錯了。

最終坐實了兩個差評是名副其實的。

智策師父也露出了一言難盡的表情,問道:“你用的……竟然是八星理論?”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