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貴老漢有些擔心地問道:“您放跑了這只黃皮子,不知道它會不會懷恨在心再來報復?”何夢龍回答:“不好說啊,黃皮子這種東西記仇的很。如果它果然修行的好,可能會悔過自新;如果還是秉性難改,也有可能會繼續報復。”
王德貴老漢的臉上掠過一絲擔憂。他指揮年輕人們把老太太的尸體重新放回棺材里,蓋上蓋子。然后吩咐道:“多增加人手在靈堂守靈,兩個小時一換人,確保在明天出殯之前萬無一失。其他人抓緊時間休息,明天早上太陽出來之前把老太太入土為安。”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色微明,王德貴老漢就把何夢龍和小道士喊起來了,懇請他倆跟著一起護送出殯,以防那個黃皮子再來鬧騰。同時表示,事后必有重謝。
何夢龍點頭答應并說:“老人家言重了,重謝的好意我心領了。老太太入土為安事大,您就不要客氣了。”王德貴老漢千恩萬謝。
棺材蓋子釘上了釘子,扁擔和木桿子也已經綁好,一切準備就緒。一聲鑼響,八個年輕小伙子抬起棺材,前面公雞領魂,靈幡飄揚,一行人行色匆匆,抬著棺材開始出殯。
孝家兒女子孫披麻戴孝,哭聲震天,一路上鼓樂吹吹打打就奔著北山的墓地而來。王德貴家距離墓地有兩三里遠的路程,八個年輕人抬著大棺材,說遠不遠,說近也不算近。
從村子里出來的時候,棺材路過每一戶人家的門口,每一戶人家的門口都點燃一堆柴火。待棺材抬過去的時候,就一腳把那一堆柴火踢散,據說這樣就可以防止邪祟跑到個人家去。這些古老的習俗不知道流傳了多少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出了村子,走了一里多路,就到了北山腳下。老王家的祖墳就在北山的半山腰,是一塊藏風納氣的向陽寶地。走著走著,就聽見前面領魂的公雞叫了一聲,隨后撲棱了幾下翅膀死了。
王德貴的臉色有些凝重,他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的預兆,今天恐怕要出事。前面就是一個近四十五度的斜坡,順著這個斜坡有一條小路,一直到達墓地。
王德貴很有經驗,他知道這個斜坡是抬棺材最吃勁的地方。于是他緊跑幾步,來到斜坡的上面,雙膝跪倒,沖著就要上坡的抬棺材的那些人開始磕頭。嘴里說著:“謝謝大家了,大家一定要加把勁,千萬不能讓棺材落地,要順利的抬到墓地!”
上歲數的人都知道,出殯抬棺材最忌諱的就是半路落地,因為這很不吉利。抬棺材的那些人也知道,最叫勁時候到了。大家喊著號子,加油啊,腳底下站穩啊,千萬別摔倒啊,互相提醒著鼓勁。
可是,越怕出事越是出事。那八個年輕人此刻忽然感覺肩膀上有千斤重量,越抬越重,腳底下開始擺四方了。有個年輕人喊道:“不對呀,怎么這樣重啊!趕緊來人,我要抬不動了!”
大家聞聽都說是啊,太重了,趕緊加人吧,要不就抬不動撂到地上了。王德貴老漢喊著家族和直近親屬的那些男人趕緊上前,能換人的趕緊換,不能換人的就幫著攙扶抬棺材的人,千萬不能讓棺材撂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