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167章 以德報怨 (第1頁)

何夢龍交代完這些,轉(zhuǎn)身走出屋子,來到院子中間,與那無數(shù)只黃皮子形成對峙之勢。黃皮子在院子里不住地騷動,聽候那只大黃皮子指揮。

何夢龍大義凜然,慷慨陳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何夢龍所說的這一段話,正是《道德經(jīng)》的。意思是說,道是無法用語言表達(dá)清楚的,如果可以表達(dá)清楚,那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大道”了。“道”的形態(tài)和概念如果可以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

天地之間任何事物皆無常態(tài),俱在有無之間。這有和無,是支撐起“道”的玄妙之門。

但是,那些黃皮子根本聽不懂,還是在張牙舞爪的“嗷嗷”亂叫著,吵得人有些心煩。何夢龍見狀不再多說,因為多說無益,他根本無法點化這些自私心、報復(fù)心極強(qiáng)的動物。

雖然說萬物皆有靈,每一種動物都可以修煉得道。但是動物與動物之間,就像人與人之間一樣,因人而異,因物而異,悟性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善惡之間,往往因為一念之差。

所以,何夢龍決定以德報怨。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冤仇宜解不宜結(jié)。主意已定,何夢龍盤腿打坐在院子中間,雙手結(jié)印,不思不想不動,無欲無求無懼,進(jìn)入一種“達(dá)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那只大黃皮子“嘿嘿”地奸笑幾聲,口中道:“怎么了,是不是有些害怕了?”何夢龍沒有回應(yīng),依舊是閉目冥想,神接千古,正處在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你以為你這樣裝慫,我就不會報復(fù)了嗎?嘿嘿,你想多了!”大黃皮子說罷,發(fā)出一種特別怪異的聲音,估計只有那些黃皮子們能聽懂。

只見那無數(shù)只黃皮子,立刻全身皮毛豎立,尾巴朝天,“嗷嗷”的叫著,蜂擁而上,把何夢龍圍在了中間。

王德貴父子和兒媳婦看得是驚心動魄,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小道士暗暗著急,心想,先生今天是怎么了?他本可以有一千種法術(shù)降服這些不知深淺的黃皮子,為什么卻坐在那里不動,顯得如此被動!

就在這一念之間,那些黃皮子紛紛爬到何夢龍的身上,一個個張開尖嘴,又咬又啃。何夢龍還是一動不動,穩(wěn)如泰山的坐在那里,沒有驚叫,也沒有反應(yīng),任憑那些黃皮子不停地撕咬,弄的黃毛滿天飛,還是一動不動。

咬了一陣子,那些黃皮子咬不動了,一個個張著嘴,喘著粗氣。再看何夢龍毫發(fā)無傷的坐在那里,仿佛已經(jīng)睡過去了。

大黃皮子心中大駭,這個人到底有多么高深的法力,竟然如同金剛護(hù)體,任憑這般撕咬卻無可奈何。

可是,它依然沒有領(lǐng)悟到何夢龍的良苦用心,依舊執(zhí)迷不悟。它繼續(xù)咆哮著,指揮那些累得精疲力盡的徒子徒孫們繼續(xù)圍攻何夢龍。

就在這時,只見天上一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一朵紅云降落在屋頂上。一個蒼老的聲音在空中怒叱道:“大黃不得無禮,還不趕緊住手!”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