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82章 忠魂依舊 (第1頁)

黑袍人說完,看向僵尸之王,靜待回復。小道士在里屋聽得一清二楚。此刻他竟然忘記了自身的危險,心想這個僵尸之王到底是個什么來歷呢?

原來這個僵尸之王不是別人,而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明末抗擊后金將領袁崇煥!一提起袁崇煥這個人,稍微懂得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幾位為數不多的極具歷史爭議的人物!

據史料記載:袁崇煥(1584年—1630年),明廣西藤縣人,祖籍廣東東莞,字元素,號自如。萬歷進士,授邵武知縣。天啟二年(1622)擢兵部職方主事,單騎出關巡察遼東,還京后遂自請守遼,超擢寧前兵備僉事。

曾助孫承宗筑寧遠城,設寧錦防線御敵。孫承宗罷,高第繼任,主張放棄關外,他堅守寧遠不撤。五年,進按察使。六年守寧遠,用紅夷炮擊敗努爾哈赤,以功授遼東巡撫。

次年敗皇太極,獲寧錦大捷。受魏忠賢排擠去職。崇禎元年(1628年)起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登萊、天津軍務,鎮寧遠。第二年(1629年),殺悍將毛文龍。

后皇太極改道取北京,崇禎帝急詔其回師勤王,不久率關寧鐵騎解北京之危。因崇禎帝中后金反間計,下獄。次年被殺。

說到袁崇煥被殺,其慘烈程度千古無二!即使是岳武穆岳飛,也沒有他死得凄慘。由于崇禎帝聽信奸臣讒言,以擅殺大將毛文龍、私自與后金談判議和等罪名,判處袁崇煥凌遲處死。

北京城中百姓不明真相,皆大罵其為賣國賊。

據說,袁崇煥之死一共被凌遲了三千多刀,一聲聲揪心的慘叫慘絕人寰。但是被蒙蔽的百姓們卻爭相吃劊子手剮下來的肉下酒。最后,可憐一代薊遼督師袁崇煥,一生為民,卻只剩下一顆頭顱和粼粼白骨。

臨行刑之前,袁崇煥曾作《絕命詩》一首:“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后來,有一位袁崇煥的謀士,叫佘明德。目睹袁崇煥被冤殺后,決定將袁崇煥的遺骨秘密掩埋在自家后院,并留下遺訓要求子孫世代守護袁崇煥墓。

2020年,在多方奔走下,修復了袁崇煥祠堂,使其成為紀念館并向社會開放。佘家在明朝、清朝、中華民國期間一直堅守著這份責任,展現了家族的忠誠和堅持,這個的故事也被視為一段忠義傳奇。

那么,這樣的英雄死后,為什么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了呢。說到這里,必須要提起黑袍人。黑袍人是一個極其神秘的邪術之士,因其心術不正,被趕出道門,他因此懷恨在心。從此專門修煉邪術,與道家的正義作對。

他會一種召喚惡靈的邪術,專門把一些屈死冤死的鬼魂召喚出來,通過他的邪術訓練,成為他為非作歹的工具。

有一天他來到袁崇煥的墓地,欺騙守墓人說自己想憑吊一下英魂,守墓人答應了他的請求。

黑袍人圍著袁督師的墓轉了幾圈,發現這里的風水已經被改變了。之前下葬之時,道家做的道場和破煞之術已經被周圍的磁場嚴重干擾。墓里的冤魂正在蠢蠢欲動,呼之即出。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