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早朝,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皇帝渾身散發著滲人的氣息,將手中那封江南急報反復捏緊展開,幾近磨破。
大殿兩側的朝臣臉色各異,無人敢出頭。
江南水患連綿,運河堵塞,糧隊困于湖州、嘉興之間,若再不通路,京城百姓、軍營將斷糧于半月之內!
皇帝低喝,語氣中透出明顯的怒意:朝堂上難道沒有一個人,有計可解
一時間,群臣皆噤,連向來自詡老成的戶部尚書都低頭不語,生怕被點中。
正在此時,一道清亮卻不失恭敬的聲音響起:陛下,微臣陸青云,愿請命一試。
眾人錯愕,紛紛望向殿中中列,只見陸青云跪地請命,神色端肅。
皇帝抬眸,目光深沉:你有辦法
陸青云穩穩一拜,語氣自信:回陛下,微臣早年隨江南巡撫歷練,知曉運河舊道,且與當地漕幫船戶素有交情,此次江南大水,多因中游三叉口淤積未清,可調民力先疏河床,再借舊道以小船駁運,分批轉移。
此外,微臣已繪制水道草圖,分北南兩路繞行,可保三日內糧隊復動,七日內第一批糧可至南郊倉。
他說著,當場呈上一份用心繪制的水路圖與民力調度草案,言語清晰、條理分明,引得群臣紛紛側目。
皇帝接過圖冊細看,神情漸漸緩和。
戶部尚書上前一步,拱手道:回陛下,陸大人所言合理,此法雖急,卻是可行之策。
工部侍郎也頷首附和:若能調動漕幫之力,再輔以民工協助,的確能應急之需。
皇帝沉吟片刻,終將奏折放下,緩緩起身:好,既如此——
即日起,命陸青云為江南臨漕欽差,持節出行,督查河道疏通,督運京糧。
戶部撥銀三十萬兩、兵馬五千聽調,不得有誤。
此事辦得妥當,昔日之錯可暫且抵過,若再出紕漏,朕必親斷問責!
臣遵旨!陸青云再度拜下,面露興奮,目光中卻隱有一抹得意。
夜色已深,沈府燭火未滅。
沈霜容站在案前翻看著剛由二哥沈清寒派人送來的密信,眼神沉靜中隱含一絲凝重。
信是父親親筆所寫,筆跡一如既往地剛勁沉穩,卻能看出落筆時的幾許沉重。
【......賢王近日突然秘密自邊境返京,是因其舅父病重。】
【太醫院言,他恐不久于人世,賢王在外十載,舅父撫他如親子,心中有愧,故不愿宣揚,只欲悄然歸京探望。】
【唯其回京必經江南之路。】
沈霜容放下信紙,手指微微收緊。
怪不得我總覺得不對勁......她喃喃。
賢王以沈家軍功顯赫為后盾,一路從邊地平戰而歸,怎會在此時刻意低調
原來是因心中掛念親人,不愿驚擾朝局。
若此時陸青云被派往江南,而賢王剛好路過,哪怕只是暫留片刻,只要有人故意借題發揮,便可輕易將其與糧患牽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