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81章 (第1頁)

院子里靜得出奇,也沒瞅見一個人。

又去灶屋瞅了一眼,卻不見林芳的身影,掀開鍋蓋,里面有稀飯,罩籠里放著幾個包子。

“吱——”

墻外老柳樹上的蟬突然扯開嗓子,聲音嘶鳴得像一把鈍鋸,生生將這個夏天的熱火拉出一道口子。

安州人講究“桑柳榆槐不進宅”。

所謂桑柳榆槐不進宅,其實都是老封建,老輩人認為柳樹是做棺材的不好,桑諧音喪也不好,榆樹上有疙瘩不好,槐樹有鬼旁更不能進宅。

老柳樹投下寬大的樹影,油亮的柳葉蔫頭耷腦,倒是新抽的嫩枝還在倔強地支棱著,沒有一絲聲息。

楊一木從井里打上一桶涼水,當頭澆下,激靈靈打個冷戰,總算活了過來。

肚子覺得餓得很,喝了一碗稀飯,吃上兩個包子,就把飯碗往桌子上一推,走進院子。

林芳帶著草帽,臉曬得紅通通的,挎著竹籃從外頭進來,籃里翠生生的黃瓜頂著嫩黃的花。

她問,“你又去哪兒?”

楊一木抹了下嘴巴,順手拿根黃瓜就去推摩托車,“你呆家里自己看門,我去方強那邊一趟,他老娘來了。”

“真是的,也不洗就往嘴送......?”林芳氣地跺了下腳,可望著他已將摩托車推出院門,只得無奈地跟在后面喊,“你褲子都破了,要不換一條?這條我給你補補。”

“不用了。”楊一木踩響摩托車,迎著愈發毒辣的日頭朝方強家駛去。

街上不知什么何時又多了些擺攤做生意的,但攤主大多是一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剛從六七十年代走出來的人們,還沒膽兒,謹小慎微也是順理成章。

按照楊一木的建議,方強最近在東關街新開了一家店鋪,專門經營收錄機、磁帶這類小家電生意。

楊一木并不清楚具體位置,騎著車,拐過幾個彎,沿著東關街一路尋找。

這天氣實在熱得讓人受不了,他猛地剎住車,掀起襯衫下擺擦了擦汗。

即便如此,街面上依然人頭攢動。

男人們的穿著大多隨意:短袖襯衫,更隨性的就直接套著大褲衩,趿拉著拖鞋。

女人們的裝扮則要繽紛得多,不少年輕姑娘已經悄悄穿起了奇裝異服。

有個燙著波浪頭的姑娘穿著件乳色無袖連衣裙,裙擺剛過膝蓋,露出白生生的小腿,腳上蹬著雙黑色塑料涼鞋。

旁邊梳著馬尾辮的姑娘更膽大,上身是件淡紫色的確良短袖衫,下邊配條緊繃繃的牛仔褲,把臀腿線條勾勒得一清二楚,惹得幾個老太太直撇嘴。

街角一家飯店門口,三個姑娘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其中一個竟然穿著件大紅色的露肩上衣,肩膀上兩根細細的帶子顫巍巍的,看得路過的男青年差點撞上電線桿。

她們腳上的高跟鞋足有三寸高,走起路來咯噔咯噔響,像在敲打著這個剛剛蘇醒的年代。

偶爾有穿傳統藍布裙的姑娘經過,反倒成了人群里的異類。

在這悶熱的空氣里,楊一木竟嗅到了一絲鮮活的朝氣。

競爭是商品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不,兩位女人不顧暑氣,各自支著鹵菜攤子,一邊扯著嗓子對罵,一邊手上不停地忙活著攤上的活計。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