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柳傳志和章祖強之后,整個晚上,楊一木都沉浸在狂喜的情緒之中難以平伏。
明天就要去中科院計算所,完成從連想拿走百分之四十股份這關鍵一步了。
此時,楊一木也覺得自己有必要適時調整一下對未來的規劃了。
他計劃逐步退出玻璃廠的日常經營管理,退居幕后,由高波頂上,讓他真正承擔起一個企業領導者的角色。
當然自己也不會虧待他,可以直接許諾他,只要年底前把發展搞上去,可以給他百分之十的股份。
此外,要盡快在南方布局了,那里是改革的窗口,是改革的前沿陣地,怎能眼睜睜地坐失良機呢。
京城這邊雖然對連想投資即將塵埃落定,現在就差最后一步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以后可以高枕無憂。
相反,他更要拼命賺錢,因為現在的連想就像一群剛孵化出來的小雞。
這群小雞雖然現在還很小,他手指頭縫稍微漏一點,就能喂飽它。
但用不了多久,它的胃口就會呈幾何級數增長,今天吃一口,明天吃一碗,再往后可能就是吃掉一盆。
自己還沒怎么著呢,家底就已經空了,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賺錢。不然的話,一旦這貨長大了,根本就養不起。
養不起怎么辦?被迫稀釋來之不易的股份!
作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連想未來的價值,在明知道的前提下,稀釋股份無異于活生生地從自己身上割一塊肉。
后來還是一波互聯網呢?看著便宜不沾,還是重生者嗎?腦子傻了吧。
所以,他必須加快布局,尋找更多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奶牛。
既然已經決定投資連想,主要條款基本談妥了,次日一早,楊一木在路邊電話亭撥通了老張的電話,“喂,老張是我,楊一木......咱們飯館帳上有多少錢,查一下我那份有多少......七萬三千?喂,喂,確定嗎......行,你準備一下,我在京城需要用錢......干嘛就不用問了......明天吧......對對,你去銀行匯款就行了,時間最遲明天下午吧,等我電話就行了。”
本來約定一年到期到后再分紅,但眼下資金需求迫在眉睫,楊一木也只能救眼前的急了。
電話掛斷后,他又聯系了賈際中,“請問賈際中在嗎?”
“小賈,找你的。”那人說罷,咔嚓一聲,撂下電話。
不一會兒,話筒傳來了賈際中的聲音,“我是賈際中,請問哪位?”
“我,楊一木。”楊一木直接道。
賈際中緊張地捂起了電話,余光掃了下旁邊,發現并沒有人注意自己,連忙小聲道,“你好,楊老板,有事嗎?”
“半小時后還在老地方見。”楊一木說。
“好的好的。”賈際中連聲說道。
楊一木找了輛車,直奔海淀區法律顧問處上次那家茶館。
賈際中倒是麻利人,早已等在那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