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23章 (第1頁)

“瞅瞅,這多好的小池塘,馬上就要堵死了,一點水都存不住。你是懶驢上坑,我還能指望誰?”林芳沒好氣地說著,又一鍬插進泥里,“清完這塘,攔上網,種上葦,扔些魚苗進去,到了年底就有魚吃了。雨天還能蓄水,到時我小菜園也有水澆菜。”

池塘已經被林芳清理得有近四米深了,淤泥被挖后,又擴了一大圈,這下終于可以稱為池塘了。

每一鏟都需要奮力地甩上來,農村長大的楊一木知道這活要用多大的臂力和耐心,有點不落忍了,“那我下去弄吧,你上來洗洗。”

“別!”林芳急忙制止,“剛換的干凈衣裳,沾上泥糟蹋完了,還不得我洗?”

說完,她又對楊一木道,“你要是怕熱,去大槐樹下歇著,那邊透風涼快。”

楊一木忽然笑了,“誰也怕熱,如果我死了,媳婦,你一定要給我棺材里裝個空調。”

“就你一天到晚會胡說。”林芳白了他一眼,懶得再搭話,徑直指著大槐樹下的一個木桶說,“塘里撈了不少魚,你先幫我提回去,我挖完就上來了。”

楊一木這會兒只想做個乖寶寶,惹急了她,后面就沒啥好事干了,只得樂呵呵地湊近木桶。

桶里收獲頗豐,多是些草魚、白鰷,他晃了晃木桶,渾濁的水里頓時鉆出幾條泥鰍。

正要提起木桶時,余光之下,似乎感覺有一抹艷紅突然在濁水中閃了一下,扭頭一看,臥槽,竟是一條通體赤紅的野生金龍魚!

那魚尾紅得透亮,看品相至少生長了二十年。

更令他驚喜的是,伸手在桶里一撈,又帶出三四條來。

這種野生紅龍在安州實屬罕見,但小時候在富平老家倒是見過幾回,一般都是由本地野生鯽魚演化而來,與后世水族市場那些大路貨截然不同。

只是那會兒當普通魚給吃了。

楊一木心頭狂跳。這種紅龍素來是有錢有閑的富貴人家的玩物,通常養在精心打造的水景中。

能在這個小池塘存活雖屬奇跡,但也不算奇怪。

汶中這一片地以前也是一個大淺灘,民國那會兒有人在這里拓荒,慢慢地,這淺灘上的水面越來越小。

而這個小池塘原來與河道相通的,多少年也沒人清淤,漸漸就堵塞了。沒想到,反而成了它的世外桃源,野蠻生長。若是在野河里產卵,魚卵早被其他魚類吞噬殆盡,哪能繁衍得這般興旺?

當然,后世國內也有人工養殖的,據說壽命能達到七八十年,不過楊一木全是沒見過這種,上輩子他自己都沒活到這么大歲數。

而野外生存壓力大,平均壽命可能更短,理論上野生金龍魚能活上個三五十年,在極少數理想條件下可能接近六十年。

正因如此,野生龍魚向來有價無市,極其珍貴,拿跑車換都上桿子搶著去的。

眼下內地自然無人問津,老百姓剛解決溫飽,誰有閑情養這個。

倒是聽劉茂才提過一嘴,港臺一些富商愿意花高價到大馬、印尼去求購。

不過這等極品,楊一木可舍不得賣,心里已經琢磨著回頭在街上弄兩個大魚缸,擱屋里當個雅趣裝裝逼也是可以的。

眼見龍魚奄奄一息地在烈日下煎熬,楊一木心疼得直抽氣,這大熱天的,可經不起這般折騰啊。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