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陰沉沉的,寒風呼嘯,甘州的十一月已經(jīng)非常寒冷,河里已經(jīng)結(jié)了厚冰。
盡管李縣令和王縣令已經(jīng)告訴受贈人家,在十天內(nèi)都可以來領,但是大家依舊都第一天迫不及待地來了。
早領一天,活下去的機會就多一天。
李縣令手下十二個衙役,來了十個,維持秩序,也是給縣太爺撐臉面。
這種大好事,誰都想插一腳。
張嬸、張鐵柱,帶著兒子、兒媳和女兒到的時候,街邊已經(jīng)堆起如山的物資。
葉婷看著那成堆的糧食、棉衣心里羨慕至極。
“人比人真是氣死人!我從小沒娘,嫂子冬天一件棉襖都不肯給我做,我穿著侄子的舊棉襖,露著腰,砸開冰洗衣服......”她說著就掉淚。
張嬸握住她的手,安撫道:“你放心,到我家里不會再叫你大冬天無棉衣可穿。回頭娘再給你做一件棉衣,暖暖和和過冬。”
王地主一早把殷槿安和九天接來,兩人并沒出現(xiàn)在街上,而是坐在王地主家臨街的二樓,居高臨下地看著大家領物資。
殷槿安帶過兵打過仗,對于物資的數(shù)量心里有大概的數(shù)。
看著下面堆著的棉衣棉褲棉鞋,米面油,心里估摸著價錢,王地主應該沒有偷奸耍滑。
這些東西三萬兩銀子差不多。
九天趴在窗戶前,很興奮。
“二舅,你看看,那個婦人多窮啊,領著的兩個小孩,就穿那么薄的夾衣。”
“二舅,怎么那個男的穿著花棉褲啊?”
“二舅,李縣令和王縣令都來了。”
“二舅......”
殷槿安第一次覺得自己修養(yǎng)不錯,要是以前,這么個小孩在自己身邊“二舅,二舅”地念經(jīng),早就被他趕出去了。
如今聽著九天叨叨,他只覺得這小孩挺有意思。
領到物資的人大聲歡呼,跪地感謝,九天在上面不斷地小聲說:“不用謝。”
來幫忙發(fā)物資的都是鎮(zhèn)上的人,張嬸帶著葉婷過來,對王地主說:“王老爺,我們也來幫忙,您看看,安排點啥活?”
王地主拱手感謝,說:“鐵柱,你帶著向良、向善去庫房里搬東西,時間太緊,還有很多都沒搬出來。”
對張嬸說:“你們在街邊幫著分發(fā)棉衣吧?”
東西發(fā)放有秩序,排隊,報上名字,在名單上找到名字,張嬸她們就拿東西給貧困戶。
這樣避免有些人冒領。
葉婷負責給人拿棉衣。
第一個排隊的是個婦女,手里拉著兩個孩子,凍得臉色發(fā)青,哆哆嗦嗦地說:“四、四套。男人一套,女人一套,小孩......”
她把兩個小孩往前一推,示意就是他倆。
葉婷旁邊就是負責查名單、勾名單的大寶。
大寶喊了一聲“一家四口,大人兩套,孩子兩套”。
葉婷趕緊去拿,在男式服裝那一垛拿了一套棉襖棉褲,遞給婦女。
那婦女趕緊打開看看,發(fā)現(xiàn)棉衣棉褲都很厚實,高興極了,喊道:“鞋,還有棉鞋。”
葉婷趕緊去拿了一雙棉鞋。
婦女拿著那棉鞋,用手試了試,說:“鞋子有沒有小一點的?這雙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