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51章 (第1頁)

不過,林清提起這個話題,應該有別的話想說吧。

林清在心中整理了一下措辭開口道:“文科長,紡織廠有想過捐錢捐物嗎?”

“這......”文科長被問住了,他們紡織廠放縣城看是個大規模工廠,可拿到別的地方呢。

自然不夠看了,所以捐錢捐物這種活動,紡織廠從來沒有參與過。

但他很好奇林清想說什么,就把人請進辦公室。

倒了一杯水,才道:“小林,你有什么看法?”

“站在國人的角度,紡織廠捐錢捐物能幫助他們更快度過難過。”林清解釋著:“可站在長遠的方向,紡織廠身為南方工廠,舍棄自身利益,捐錢捐物能打開品牌效應。

讓別人知道,南方有個紡織廠,是個愛國工廠,良心工廠。”

文科長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包括品牌效應也是第一次聽說。

現在的東西種類雖然不多,但很多人還是會追隨品牌效應買常見的牌子。

文科長開始琢磨起林清的話,覺得她的說全是道理,身為國家的工廠,在面對自然災害自然應該做出努力。

至于別的收獲,有最好,沒有也不難過。

他覺得和林清聊天受益匪淺。

“小林,你還有什么看法。”

林清也沒瞞著:“比如我們首先拿出物資捐贈出去,剩下的可以通過牛仔褲的收益來捐贈,每賣一條褲子,從里面抽出兩塊或者其他數值捐贈災區。”

林清剛才沒當著馬廠長說,是因為自己沒想好,她總覺得這樣有點利用慈善作秀的意思。

可想了會兒,又把自己說服了。

她個人能力是微弱的,能給災區做的有限,可她一旦拉著紡織廠一起捐贈,效果就大不同了。

這樣紡織廠得到了好名聲,災區得到了錢和物,還能帶動其他工廠或者個人做出行動。

這件事情利遠遠大于弊。

林清繼續道:“如果采用了我后面的方案,那我們紡織廠一定要言行一致,承諾的事情落到實處,每一筆錢用到實處,且出具證明,不然會引起反面影響。

且雪災期間,少提我們做出的努力,把焦點應該放在災區人民身上,呼吁社會關注災區,達到口口相傳的作用。”

文科長聽完人沉默了,他仔細思考林清剛才說的話,無疑林清的想法是現在沒有的。

林清說完,就沒再說話了,等文科長做出反應。

良久,文科長才開口道:“小林,你很厲害,也很愛國。”

這就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做慈善和做生意從來不沖突,他現在有一種被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

文科長站了起來:“我去和馬廠長說,你等我消息。”

“行。”

林清先找上文科長的另外一個理由就是,他是紡織廠的老人,無論是威望,威信可比自己這個小卡拉米強太多了。

林清也沒在這里干等著,而是回到車間繼續搞生產。

等到中午,和劉佳麗吃完飯兩人出了紡織廠大門。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