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單膝跪下,沖著他行禮。
當他再次走上校場點將臺,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禁有些恍惚。
“諸位兄弟,爾等皆是隨我征戰草原,血戰西番,百戰余生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
“在出征前我就說過,這份榮譽我不會獨享。”
“現在,是時候兌現了!”
藍太平話音一落,校場上的五百余名幸存的士兵歡呼。
“忠誠!”
“忠誠!”
“忠誠!”
藍守義帶頭喊,所有士兵皆齊聲吶喊。
他們喊著喊著,眼中的熱淚流了出來,但是聲音卻更響亮也更堅定。
作為大明最底層的普通士兵,出身最差勁的軍戶。
他們從來都不怕死,他們只怕死了無人贍養父母,無人供養妻兒。
他們的薪俸,僅能勉強養家糊口而已。
家里沒有一點積蓄,每逢災難糧食價格上漲時,一家人就要忍饑挨餓。
每每望著妻子無奈的嘆息,兒女面黃肌瘦的樣子。
讓他們既心痛,又心涼。
直到這位少年將軍的出現,讓他們涼透的心再次火熱起來。
畢竟,哪有自己掏銀子每月補貼士兵的將軍?
哪有“一次性發十年餉銀”的將軍?
藍太平做的這些事,亙古未聞。
誰會拿這些士兵當回事?
只有這位年輕的將軍,他稱我們為兄弟。
所以,藍太平的刀指向哪里,我們就沖向哪里。
前面不就是數十萬敵軍嗎?
大將軍一聲令下,前面是刀山我們爬過去,前面是火海我們趟過去。
不為別的,士為知己者死,僅此而已。
看著眼前的一切,藍太平那顆沉寂許久的心有了一絲波動。
只有男人之間這種過命的兄弟情,才能觸動他那顆冰封的心。
良久,大家才平靜下來。
“稟侯爺,陣亡將士的撫恤已經發完,每人五百兩都已自發放到家人手中。”伍用遞上一本花名冊,上面陣亡家屬的簽字和手印。
藍太平拿起來翻看一下,每一頁都有發放者的簽名。
每一處的發放人員,必須由三人組成。
一名錦衣衛。
一名當地胥吏。
一名國子監的學生。
畢竟,那是五百兩白銀。
在當時的大明,一個普通家庭整年的開銷也不過十兩左右。
那些吃不飽的,甚至連十兩都沒有。
這五百兩白銀,足夠一家人舒服生活至少四十年。
藍太平問道,“確保每一兩銀子都發到陣亡將士家屬手里了?”
“回侯爺,由于人數眾多。屬下實不敢保證,沒有一點紕漏。”
伍用額頭見汗。
這次出征加上遼東鐵騎,共計一萬八千人出塞。
但是活著回來的,不足五百人。
光用于撫恤的白銀支出,就八百多萬兩。這么多銀兩在極短時間內發出去,他確實很難保證不出任何問題。
藍太平沉著臉,把名冊交還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