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然,就憑秦瑞的功績作為,只怕身上一個四品官都不為過!
當真是天高皇帝遠,這些上官仗勢欺人,在天子面前耍把戲。
只可惜了,如此一個清廉聰慧的天才,確定是在那小小的清平線,浪費了整整七年光陰!
可悲!可嘆可氣呀!
光板這一邊,代入感很強,朱棣都已經氣得捏緊了拳頭。
也不知道,這七年秦瑞是怎么忍下來的
知府張冠李戴,憑借秦瑞的聰慧,怎會不知道將事情上報朝廷
但是他沒這么做,是明知其行為卻選擇坐視不理。
他在乎的從來都不是官職名利,亦或是錢財權利。
他要的,只是百姓和樂,安居樂業!
只是天下太平,世間和睦!
如此深遠的格局,如此忠誠良將,著實讓人憐惜呀!
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朱棣又忍不住繼續發問。
成祖皇帝永樂:
那你再查查,明朝太子朱高熾結局如何
按照祖制來算,這小子是朱瞻基的兒子。
那朱高熾便是他爺爺。
要是朱高熾不行,那不如就提前下手,將其廢了,省得日后讓這小子撿漏。
當然,朱祁鎮是不知朱棣所想。
只是回應道
英宗皇帝順天:
曾祖父,這個就不用查了,曾孫知道。
皇爺爺稱帝不過一年,卻在靖難之役時以力挽狂瀾之力,擊退五十萬敵軍,成功保住燕京!
簡單的幾筆,卻概括了朱高熾輝煌壯舉。
朱棣有些蒙圈。
成祖皇帝永樂:
他才做了一年的皇帝
難不成,朱瞻基謀反了
不對呀,朱高熾登基,朱瞻基不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
完全沒這個必要啊!
英宗皇帝順天:
唉,是啊。
皇爺爺在位一年,功績斐然。也許是上天嫉妒,讓其病死宮中。
嚇死了,還以為是哪個不知死活的兔崽子又篡位了!
這可不能成為大明的傳統啊!
不過也是可惜。
聽起來,朱高熾還是有實力的。
以英明的統帥之力,擊退五十萬敵軍,可比這敗家子白送二十萬人頭好的多!
人都說虎父無犬子,原來隔輩的不算!
也罷也罷,既是天命,人力無可挽回。
只能說,他沒這個福氣。
朱高熾死的早,朱瞻基繼位之后,豈不就少了引領之人
這個時候,必須要有一個忠心且為大明著想的人來輔佐他!
這個人不會是須臾奉承之人,也不會是膽小如鼠之輩,更不是貪官污吏之流!
而符合這種條件的。
在朱棣看來,只有一個人。
那邊是秦瑞!
對!
賭神牛犢不怕虎。
難得朝堂出了這股清流,絕不能將他埋沒!
秦瑞,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