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1080章 (第1頁)

祁氏回府是在數(shù)日后。

同時,與她一同回來的,還有一位陌生的老婦人。

婦人發(fā)已白,面部布滿了褶皺,目色溫和,點點笑意透過眼角流露出,不由地讓人生出好感。

“歌兒,來,過來見過姨婆。”

姨婆?

葉朝歌壓下訝異,上前行禮,“朝歌給姨婆請安。”

老婦人起身走近前,伸手扶起葉朝歌,唇角含笑,將她細細的打量了一番,欣慰的點點頭,“好,不錯,模樣俊俏,儀態(tài)大方,是個好姑娘。”

“姨母謬贊了。”

祁氏嘴上說著謬贊,實則早已笑開了花。

當娘的,最樂意聽的,不是旁人夸自己,而是夸自己的孩子,怎么夸都不覺膩煩。

天下父母皆是如此。

“對了,歌兒不認識姨婆吧?”

之后,祁氏將老婦人給葉朝歌介紹了一番。

經(jīng)此,她方才知曉,這位姨婆為何許人也。

她的外祖母霍氏出自文阜霍家,其家族龐大,樹大葉茂,乃系頗具名頭的清流之家之一。

霍氏出自霍家嫡系,姊妹數(shù)人,同胞兄弟有二,姐妹有一。

而這位姨婆,便是霍氏的同胞姐姐。

姐妹倆先后出嫁,姐姐隨夫遠去他州,妹妹則嫁來上京,成為將軍夫人,雖然姐妹隔著遠,但情分未曾因此而斷了,每年來往書信不計其數(shù)。

哪怕霍氏去世,兩家的情分依然如舊,只不過,終究隔得遠,加上近些年年歲大,已有多年未見。

直到不久前,祁繼仁親自寫了信,將其請來,為葉朝歌主持日后的及笄禮。

姨婆夫家姓卓,年逾六旬有六,育有三子一女,好字成雙,且為人謙和,德名遠播,她的兒女孝順安泰,如今已是父慈子孝的四代同堂。

德才福祿,是為正賓。

姨婆年邁,一路舟車勞頓,昨日方到上京。

“辛苦姨婆不遠千里前來上京為晚輩正禮,朝歌感激不盡,多謝您。”說罷,葉朝歌鄭重行了一大禮。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姨婆擺擺手,“我與你外祖母乃是同胞姐妹,你娘也是我的半個女兒,自然,你也是我的外孫女,你外祖母不在了,我這個當姨婆的,自然是義不容辭,只是終究年紀大了,不如年輕人麻利,你們莫要嫌棄才好。”

“姨母您這是說的什么話,您能來為歌兒主持及笄禮,侄女便已是感激都不夠,何來嫌棄一說。”

在前廳說了一會子的話,祁氏便送姨婆先去了流霜苑休息。

流霜苑亦是后院眾院落之一,雖比不上其他主院,但勝在清靜,位置好。

葉朝歌吩咐劉嬤嬤,派幾個機靈的丫頭過去流霜苑伺候,又將青嵐派了過去。

安排好這些,母女倆便回了致寧苑,回去后,她便同女兒細細講述了個中關(guān)系。

祁氏與姨婆的關(guān)系比較親,當年霍氏去世的時候,她才只有幾歲,祁繼仁帶兵在外,是姨婆趕來,撐起將軍府,照顧年幼的祁氏,并操持親妹的白事。

“說起來,為娘一直記著姨母的好,當年,為娘還年幼,尚不知事,后來為娘才聽你外祖說,那時候姨母剛生下你小表姨舅不久,不顧身體虛弱,長途跋涉來了上京操持這一切。”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