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9章 轉變身份 (第1頁)

賀蘭買牛筋面的時候曾經留意過,賣牛筋面生產設備的就那幾家。因此跟豆腐廠的合作合同一簽訂,她便直接奔赴生產廠家所在地去購買生產設備。

生產設備大名叫做膨化機,原理跟走街竄巷蹦爆米花棒子的機器差不多,只不過有些零部件略作改動。

以賀蘭的眼光來看設備價格真不貴,那種小型的可單人操作的膨化機價格才六七百塊,買的多還有優惠。

賀蘭有足夠的野心,認為適用于小作坊的小型機器不足以支撐食品廠未來的發展,所以她便把目光重點放在了中型設備上面。

中型設備好是好,無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沒得說,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略高。一臺機器四千多,跟她存折上的金額畫等號,像專門為她量身打造的一樣。

就像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有錢也不能全壓在機器設備上,總得給自己留一點過河錢。

村長那里雖然也有所準備,但是他代表的是村委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食品廠還沒有走上正軌之前各種目光都盯著呢,這個時候提用錢無異于授人以柄。何況簽訂的合同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賀蘭是設備入股,這錢就應該她出。

賀蘭思來想去跟廠家提了個建議,機器的價格她可以接受,一分不講,但是她要求先付三分之一的貨款,其余三分之二分期付款,一年內還清。

“我有絕對的信心按時還款,并且我還敢打包票,一旦我們廠打開市場,不出一年時間我就得來買制度來。食品廠如果真的上綱上線,那么成本肯定高出許多。他用加熱后的鋸條給辣條封口每根都要多賺一分錢呢,何況正軌的食品廠。

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小商小販們都在人心惶惶,就怕才找到的財路眨眼間就斷了,或是突然變窄了。

于是當賀蘭夜里八點多鐘回到家,陳莊村的二道販子們聞風而動,紛紛前來打探消息。

賀蘭坐在人群中間旁若無人的吃著蔣梅做的蛋炒飯,一口氣扒完半碗才給了句痛快話。

“把心放回肚子里,無論是薯片還是辣條,散裝的批發價格不會變。”

“但是你們也有個心理準備,廠里肯定不會只做散裝批發,獨立包裝會同時上線,到時候往各種商店門市推銷,肯定對你們的生意有影響。”

眾人的欣喜還沒等爬上眉梢,兜頭便是一小盆冷水。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該怎么開口,開口又該說些什么。

“所以我勸大家,是時候轉變一下身份了。”

“一來二道販子再怎么賺錢在買東西的人眼里也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隊,肯定不如商店和門市來得靠譜。”

“二來獨立包裝便于攜帶,省時省力,商店和門市肯定主推這個,你們賣散貨的才多少人?全縣有多少商店門市你們知道嗎?你們打不過人家的。”

人群中議論聲嗡嗡響個不停,終于有人仗著膽子問了一句:“那你說我們該怎么辦?”

“剛才不是說了么,轉變一下身份,別做二道販子了,來食品廠做推銷員。”賀蘭放下碗筷,循循善誘道:“好歹也是自己村里的企業,干得好年底人人都能分紅,怎么能不出一份力呢,是不是?”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