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276章 (第1頁)

時光流水,白駒過隙。

人們送走了春天的尾巴,迎來了夏天的開端。

咸陽地處西北,初夏時節(jié),溫度便已經(jīng)開始升溫了。

然而相比于往年,今年的咸陽,卻要更為火熱。

因為,大秦各地的學(xué)子們齊聚咸陽。

眼巴巴的等著大秦開國以來的第一次科舉。

沒錯。

在獨尊儒術(shù)推行了一段時間后,各地的化學(xué)反應(yīng)發(fā)酵的差不多了。

嬴疆正式推出了科舉制。

這件事,他在出征匈奴之前便已經(jīng)謀劃好了框架。

回到咸陽這段時間里,以右丞相蕭何為首,范增、陳平、酈食其等人共同努力下。

在科舉制的框架基礎(chǔ)上添加了筋脈血肉,使得細節(jié)逐漸完善。

如今,也該到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第一次科舉就能吸引到數(shù)以萬計的學(xué)子們,歸功于蕭何等人的前期宣傳。

他們把嬴疆推行科舉制的目的,掰開揉碎,無比清晰地呈現(xiàn)在各地學(xué)子們面前。

讓所有人都知道,科舉制不是走過場。

而是實打?qū)嵉脑诤Y選人才。

只要是通過科舉考核的,不問出身,不論貴賤。

一律可以做官!

而且第一次科舉的范圍,并不單單只是面向老百姓。

大秦各地沒有品階的小吏們,同樣可以參加本次科舉。

科考的日子,就定在6月7日!

嬴疆負手站在咸陽宮的至高處。

看著城中隨處可見的學(xué)子們,一個個連走路都不忘勤學(xué)苦讀。

忍不住露出一絲欣喜的笑意:

“天下英才,盡入孤之彀中!”

站在嬴疆身后的一眾心腹大臣們,紛紛向嬴疆道喜:

“恭喜殿下,可盡收天下有才之士。”

嬴疆轉(zhuǎn)身笑道:

“諸卿辛苦了,沒有你們的努力,孤一個人可支不起這么大的攤子。”

蕭何等人日以繼夜的連續(xù)奮戰(zhàn),嬴疆是看在眼里的。

他雖然是甩手掌柜,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

右丞相蕭何站出來說道:

“稟殿下,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還請殿下擬定科考題目名稱。”

說著,蕭何拿出了幾套備考的試題。

這幾套試題,可是足足耗費了蕭何等大臣們七天七夜的心血呢。

完全是根據(jù)嬴疆的想法來制定的。

其中一些數(shù)量關(guān)系、判斷推理等古怪的題目,連蕭何都沒把握全部做對。

他甚至猜不到,太子殿下究竟是從哪弄冒出來的奇特想法。

不說天馬行空吧,那也差不多了。

嬴疆剛要給試題命名,左丞相李斯忽然站出隊列,向嬴疆恭敬地行禮:

“稟太子殿下,臣請求回避,不參加這次科考的組織與監(jiān)考了。”

嬴疆好奇的問道:

“左相這是何意?”

李斯笑而搖頭,并沒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隱晦的說著:

“等科考之后,殿下自然會知曉答案。”

嬴疆見李斯不肯直言,一時猜不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過,最近1年多時間以來,李斯雖然沒有明著發(fā)力。

但暗中對嬴疆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尤其是在嬴疆遠征匈奴之時,咸陽就靠李斯和扶蘇撐著。

大后方始終處于穩(wěn)定之中,他們倆絕對功不可沒。

就憑這一點,李斯便值得嬴疆信任。

而且李斯不是傻子,相反,他比絕大部分人都精明。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