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景源得寵之時年齡還小,熙皇后想讓李景源有個快樂得童年,所以衡順帝當時只安排了一位太子太師教導。
后來李景源漸漸勢微,不得衡順帝看重,三師三少之事被拖延擱置了。
也是因為朝中太子黨大臣不滿此事,多次請奏疏,衡順帝這才給李景源安排了太子三少,太子三師始終沒有配齊。
再后來九子奪嫡風波起,李景源成了眾矢之的,東宮三少中太子少保,太子少傅成了犧牲品。甚至那位太子太師不想受牽連,稱病請辭了。
到今日,東宮也只剩下一位太子少師。
這太子少師之所以沒被李景源的對手拿下,不是因為他品行端正,清廉剛直,找不到扳倒他的理由。
而是他知道審時度勢,擅長見風使舵,是個趨炎附勢的真小人。
這種人在李景源身邊反倒是好事,他這才得以幸免。
從李景源失勢后,呂興巢逐漸疏遠李景源,常常以以各種理由不來東宮。
李景源挑眉:殺我不成,便改用文刀嗎,有點意思。
城門口人多口雜,這太子少師在這里攔路,怕是來者不善,需要將他悄悄帶走嗎趙高說道。
李景源搖搖頭:不用,此時將他帶走,京都那些人還以為我怕了這位太子少師,我馬踏太秋宗打出的氣勢可就要腰斬了。
李景源輕笑道:走,見見這位太子少師。
虎衛軍讓出一條路,馬車悠悠地來到城門口。
趙高掀開車簾,李景源走了出來,目光落在城門口,年逾半百的呂興巢穿著太子少師官袍立在當中。
身上浩然正氣流動,風雪不加身,形象上看著卻有幾分儒士風采。
李景源搖搖頭:這種人居然是儒家三品,這儒家啊,真不好說。
此刻呂興巢背負雙手,仰首挺胸,意氣風發,志得意滿。
他很喜歡出風頭,人越多時他越興奮。
他此時已經開始浮想聯翩,想到明日京都會流傳著他呂興巢一人阻擋千騎,不畏權勢規勸太子的傳奇故事,有可能成為一段佳話。
甚至想到,此事結束后,如何和好友們吹噓。
來的時候,他的好友們勸說他不要沖動,說太子已經不一樣,不該讓太子在人前受窘,真要勸諫應當私下去東宮。
但他們哪知道不在大庭廣眾下,又怎么會有人知道他呂興巢的良苦用心,又怎么能讓他呂興巢名傳大衡。
不一樣,能不一樣到哪里去。
呂興巢對李景源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還認為李景源是那個尊師重道、循規蹈矩,以及有些慫的太子。
況且今日他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而來,行勸諫之事,又特地宣揚的人盡皆知。他不相信李景源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敢對他做出過分舉動。
就算事后太子要追究,他也不怕。太子無權無勢,拿他這個國子監博士也沒辦法。
想到此處,他昂首挺胸,整個人又精神了幾分。
李景源下了馬車,慢悠悠的走過去。
呂興巢見到李景源,先是一喜,李景源那張蒼白的臉,還是以前的羸弱樣子,沒什么變化。
沒什么變化好啊。
他清了清嗓子,準備拿著態度說話。
李景源搶先開口:呂興巢,你為何在此攔本宮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