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個速度,平定倭寇指日可待!”“天佑我大華,先是出了個攻無不克的顯圣公,如今又出了一個戰無不勝的徐將軍!”......皇帝聽了軍報,微微搖了搖頭,嘴角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有些欣慰,又有些無奈。他平定下心緒,道:“眾位愛卿,可有事啟奏?”百官都面面相覷,難以理解,徐將軍連打三個勝仗,不是應該先論功行賞嗎?要知道年前戚寅諱敗為勝還封了他個子爵,如今徐將軍屢立戰功,難道不應該有所表示?兵部尚書出列道:“徐將軍抗倭有功,陛下若是能有所封賞,必能大大鼓舞士氣!”其余官員也是這個心思,都道:“臣附議!”皇帝卻淡淡道:“不急!等徐勝肅清了倭寇,朕再一并封賞!”滿朝文武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也不好再說什么。皇帝對戶部尚書道:“朕令戶部加緊征收欠稅,可有結果了?”戶部尚書出列道:“各省追繳了欠稅三百余萬兩......只是......如今已近三月,再追繳下去,恐影響農戶春耕......”再追繳下去,百姓別說食不裹腹,連春耕的種糧都沒有了!到時顆粒無收,饑荒四起,天下將陷于動蕩之中,戶部尚書似乎已經看到了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烈情景......皇帝沉默了片刻,才道:“暫停征稅,讓各地府衙確保百姓順利耕種!”戶部尚書松了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皇上圣明!”皇帝便不再看他,又問:“諸位愛卿,可還有事啟奏?”你們要沒事,朕就回后宮了,還有那么多如花似玉如饑似渴的妃嬪等著朕去澆灌呢!倩妃和杏妃雖然有了身孕,但是還不夠,朕要的是一個遍地開花!謝玉和胡大莽出列道:“微臣有事啟奏!”百官都看向他二人,一個是南營統領,一個是京營指揮使,職務各不相干,怎會一齊出來奏事?皇帝愣了愣,隨即微笑道:“謝卿,胡卿,有事盡管說!”謝玉肅然道:“招州李家勾結官府,霸占百姓田土,誣良為匪,殘害烈士親眷,請陛下圣裁!”百官立刻明白謝玉所說的烈士多半是在北境一戰中犧牲的,甚至是敢死隊的人,否則謝胡二人也不會一齊跑出來!只是人人都知道顯圣公疾惡如仇,對手下的人更是護犢子,誰這么不長眼,來惹烈士遺屬?!皇帝神色也鄭重起來,他道:“說!若事情屬實,朕嚴懲不貸!”謝玉便將吳迪在北境的壯舉及吳家遭受的欺凌一一道來,百官無不義憤填膺,怒形于色!只是禮部尚書心中卻有種不祥之感,他記杏妃姓李,而且母家就在招州!不會那么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