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02章 事不過三 三請砍頭 (第1頁)

吳國士兵如驚弓之鳥般逃出城池,沒命地往高處逃竄。

此時,天色逐漸明亮,山上全副武裝的蜀王軍隊正虎視眈眈地盯著,猶如一群饑餓的猛虎,蓄勢待發。

山上一看就是滿山遍野的士兵,有的連衣服都沒有穿,有的全身黃泥,看起來一點士兵的樣子都沒有,只是比土匪好一點。

那些逃命出來的吳國士兵,大多為了保住性命,身上的鐵盔鐵甲早已被丟棄,有些甚至連手中的武器也弄丟了。

吳國士兵看見蜀軍,才想起現在還在戰爭時期,于是一窩蜂地回城,但又被蜀王的騎兵團團圍住。此時的吳國士兵,還能繼續抵抗嗎?

手中沒有武器,身上沒有鎧甲,這樣的士兵怎么和蜀國裝備精良的士兵作戰。正常人不用思考也知道:顯然,投降才是他們唯一的生路。

于是,這場戰爭順利地結束了。

喜訊迅速傳入蜀國皇宮,蜀王喜不自禁,立刻大擺慶功宴。紀感問道:“蜀王,您是否答應了那個人關于巫山一帶的事情?”

蜀王沉默了片刻,然后說:“今日大喜,暫且不談此事。明日朝堂再議。”

蒙天鴻這邊,今天又迎來了吳國宰相吳良。吳良問道:“蒙先生,上次說的事情您考慮得如何了?”

蒙天鴻反問道:“蜀地那邊的戰爭情況如何?”

宰相吳良皺了皺眉頭,不解地說:“蒙先生這是何意?在下愚鈍,未能領會,請蒙先生明示。”

由于水路漲水,船只無法通行,吳良并不知道蜀地的戰爭狀況。

蒙天鴻說道:“蜀王占據天時地利,只有涼州和吳國兩處戰場。而吳國往蜀國運兵,完全依賴水路運輸。相比之下,蜀王的優勢要大得多。然而,水路的變數太多了。”

如今吳國的戰場,不僅有蜀國,還有山國,趙國和慶國也在一旁虎視眈眈。倒不如與蜀國結盟,暫停與蜀國的戰爭。

畢竟蜀地一直未被群雄爭搶,是有其緣由的。”蒙天鴻不知道蜀王何時會執行鐵鏈封河之計,但念及吳國未曾為難自己,還是提醒了一下。

宰相吳良道:“多謝蒙先生提醒,我會告知吳王。看來蒙先生此次仍未考慮周全。還望蒙先生多加斟酌。”

仔細分析吳良的話,其中已暗含威脅之意。待吳良離開后,蒙天鴻立刻托人找來喝糞保命的老人。

他告訴老人,需要他在此幫忙。“三天之內,你在蒙天鴻的茅屋假扮成他的模樣,吃飯、睡覺。若被人捉住,就說是蒙天鴻雇你來此做傭人打掃衛生。”

以老人的年紀,絕不可能背叛吳國,吳國也不會殺了老人。

蒙天鴻必須立刻離開的最大原因,是他無心投奔吳國。吳國已兩次邀請,若下次再來邀請,蒙天鴻仍不同意,那么他被吳國誅殺的可能性極大。

在姜子牙時代,姜子牙也曾三請能人,但能人仍不出山,最終的結果便是被姜子牙所殺。事不過三,禮賢下士也僅有三次,三次都遭拒絕,姜子牙只給了“恃才自傲”的理由。

由此可見,有才能卻不為自己國家出力的人,若被敵國利用,便是禍害,必須鏟除。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老天爺給的機會不珍惜,必定會有大禍。

蒙天鴻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他決定,無論蜀王是否守約,自己都必須馬上離開。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