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25章 (第1頁)

稻子加工加點收了一個月,終于全部收完了。

丁一村有專門的曬場,反復壓實地面,打掃干凈。這樣把稻谷曬上去也不會有太大多的泥土。

而且就算混有泥土也不怕,最后曬好裝袋的時候都是用風車篩過才能裝袋了的。

畢竟這些稻谷還要交稅,要是有點泥土混進去了,官府可是不這么好說話的。

家家戶戶都在曬稻,空氣中都彌漫著稻香味。

收稻子的這段時間,沈青舟也回來了。

袁夫子說的,農忙下的干活才能有更好的體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袁夫子和其他的讀書人果然不一樣,其他的讀書人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哪里還會親自下來干這些粗活。

可據沈青舟所說,袁夫子平日里還會帶著他們去地里種菜的。在夫子家吃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自己種出來的。

沈青舟放假回來后,袁夫子也是要收自個家里的一畝三分地的。

齊霄南當晚知道了這個事情,第二天一早帶著趙有糧和林三全先去幫忙了。

半個月的時間,天天撲在田里,李文政徹底變成了一塊黑炭。

曬得烏漆麻黑的,沈青舟照舊還是曬不黑,明明大家曬的時間都一樣的。

兩人站在一起,一黑一白,可喜慶了。

沈青舟說道:“文政,家里的事情現在也告一段落了,我給你找一個夫子吧?!?/p>

之前沈青云就想幫李文政找了,可惜在袁夫子之后,李文政以家里的活太忙了,給拒絕了。

現在襄城可不比之前了,因為新的一批稻谷出來了,各種商隊絡繹而至。

襄城的人氣節節高升,在城令的治理下,百姓日子越過越好。也吸引了許多人來來定居。

襄城是偏僻了點,但是這土地多啊,只要能來就肯定能活的下去。

相對于其他的城池,襄城可真是好得太多了。

現在襄城就連酒樓都開了三家,生意蒸蒸日上

現在想找個夫子什么的,太容易了,還便宜。

但現在李文政又給拒絕了,“嫂嫂,我不想去找夫子,能不能給我找一個技藝的大師,如果能有農事大師更好了。”

沈青舟去上學的這段時間,也不是沒有收獲。

他每次的探望都會花費半天,這半天都是在外邊聽袁夫子講課。

連續聽了幾次,李文政發現這學堂并不合適自己。

他學不進去了,書上的文字對他來說能看得懂,但是結合在一起,他就不認識了。

或許是他愚鈍,或許是他不合適,不管怎么樣,李文政并不打算沒苦硬吃。

學技術?農官?沈青云仔細了想了想,這也不乏是一條路。

學成之后回來繼承家產也是很不錯的,畢竟現在幾百畝地,沒點本事還真不好管理。

沈青云告誡說道:“你不覺得苦就好,畢竟世人都覺得讀書人清高?!辈还茉谑裁磿r候,當下的人都會覺得讀書人是高人一等的。

就連在后世,坐辦公室的鄙視一線,一線鄙視在戶外的,戶外鄙視農民。

最底層的就是農民,甚至還有農民工這個貶義的詞語。

李文政的這個想法,無疑是好好的高中不去讀,專門去找中專上學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