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儀血洗之后,洛陽雖表面安寧,實則波濤暗涌。
董卓雖死,其遺毒未絕。
朝堂上,王允以瀾政六典輔佐天子,設飛虎、瀾臺兩權并立,外撫民心,內肅軍紀,然群臣各有思量,舊黨余孽、世家門閥、宦官殘勢,皆暗生異動。
呂布披甲入朝,受封“征西大將軍”,得統(tǒng)洛陽兵權。
王允授其“六道節(jié)符”,可調兵、理政、赦罪、建制、封賞、征伐。
文武群臣雖表恭敬,實則私下議論紛紛。
“呂布殺主之名未洗,如今卻握兵權、治國政……此亂象也。”
“王允獨攬大權,假天子以令諸侯。”
“瀾政興起,恐壓我門閥勢脈。”
暗中已有三家世族密謀:“呂布若掌政一月,洛陽將無我等立錐之地。”
于是,暗流驟起。
七日內,洛陽接連發(fā)生四樁異事:
——軍糧失窖、城防地圖被盜、青樓妓者失蹤、火藥庫驚現(xiàn)私坑。
起初眾人未察其意,直至“洛水糧倉”夜火沖天,百姓嘩然,飛虎營四成糧草付之一炬。
“好一招‘火中試政’。”呂布冷笑,拍案而起。
“這是要讓我失民心,陷軍心!”
他當夜召高順、許汜、陳宮入夜議政,設“肅奸三策”:明查、暗訪、反陷。
陳宮獻策:“不如設‘反釣局’,反用火犯引蛇出洞。”
呂布點頭,當即布置“假兵糧倉”于坊東,調虎離山,放出假訊:“新糧轉入”。
兩日后,果有賊影潛入,遭飛虎鐵衛(wèi)圍捕,當場擒下七人,一人竟為世家馮氏之子。
經拷問揭出六處藏樁,牽連豪門八家!
當夜洛陽大震。
》。
其文曰:
>
天下兵者,護民也,非為征伐也。
>
官者,為百姓做事者,非為君上取利者。
>
田者,當屬耕者,地不在貴賤,在可食;
>
制者,當為眾人用,器不藏庫,兵不壓民。
《四章》一出,天下士人震動。
朝堂上,反對之聲再次襲來。
“將軍此政,恐損貴族土地。”
呂布冷言回道:“若權貴之田能勝戰(zhàn)刀一尺,我便不耕。”
王允輕嘆:“你太鋒芒畢露。”
呂布答:“鋒者用以斬亂,光藏則暗。”
而就在洛陽新政方興未艾之際,一封急報自西北而來:
涼州馬騰、韓遂聯(lián)名上表,自稱“護國義盟”,舉兵四萬,號稱清君側,實則欲奪西州。
王允勃然變色:“剛平內亂,又生外憂。”
呂布卻神情不變:“李儒之種,今日開芽。”
“兵起涼州,正好試我飛虎之鋒。”
他命陳宮速起《西征戰(zhàn)策》草案,三日內定兵道糧策。
呂布緩緩起身,披戎裝,望向西方長空。
“洛陽不穩(wěn),天下難定。”
“但瀾政既出,便不容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