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31章 吳軍斷岸 封鎖南潮 (第1頁)

建業城中,寒潮乍起。隆冬江水如墨,東吳水營的銅鑼聲在烏云密布的晨曦中久久不散。孫權身披狐裘,站在都督府高臺之上,凝視著江圖水線,面色森然。他已經許久未曾露出這樣的神情了——那是一種即將拔劍卻未露鋒芒的凝重。

諸葛亮密信至吳,已由臥底商人遞送入建業,信中詳言南市已開,張松親統通海大計,龐統、法正協力布局,蜀中已在南洋開辟九市,舟舶百艘,海貿初成。更可怕的是,南市的興起不僅僅是商貿之利,更蘊含兵道之謀。法正提出五年內由海路出兵江口,龐統更主張設機關潮震、銅櫓水軍,顯然南進江東已被列為大計。

孫權沉聲問道:“若此局勢不破,五年之內,我東吳還有幾成可保?”

張昭拱手回稟:“主公,蜀中此番非為通財,而是圖兵。若南洋之利悉歸蜀手,東南沿海三郡將無可掌控。昔日海貿之利足供我軍三成舟資,如今三年內或盡失。”

魯肅亦道:“孫策打下江東,立足于江海之勢。若呂布得海外,江東將成腹背受敵。”

孫權回首,目光落在案上地圖。他猛地一掌拍案:“傳令呂蒙、韓當、蔣欽三人,各率水軍三千,起自東江口,封鎖海岸一百二十里,設鎖潮營、火舟陣、雷火塢堡,凡入海舟未報旗號者,斬!”

同日,建業頒下“封潮令”,命會稽、吳郡、豫章三地設潮口哨所;凡貨船入口需三次鳴鑼示意,若違則焚舟斷索。江東造船局日夜加班,打造火舶三十艘,設鐵索營五處,銅錨大陣兩條橫江,層層封鎖蜀船南下之道。

呂蒙于江口設“鎖潮臺”,命將士日夜巡航,火船繞彎,火箭隨時可射入敵舶。韓當則在東江支流布設釘網水雷,夜間用銅燈照水流、辨舟影。蔣欽則駐守豫章外海,親設“江淵巡舟”,以兩百精銳突擊兵持鋼矛水爪,夜襲可疑商隊。

與此同時,周瑜舊部甘寧受密令啟程,自帶“黑潮游艦”七艘,自建業外海出港。此艦為黑銅打造,隱于夜色如潮影。甘寧夜襲交州近海,焚燒海牙市舶倉五處,截斷蜀方貨船六艘,斬守港夷卒三十余人,揚言:“海市若開,東吳便不容忍!”

蜀南張松聞報大怒,急上書成都。呂布怒不可遏,召諸葛亮、龐統、法正于議堂,重啟“海防反制方案”。

諸葛亮建議立“蜀南三環防御”體系:法。

當夜,張松親自督建南市燈塔三座,銅燈燃燒海油,可照五十里海面。趙昆親率“舶衛軍”出港,圍捕甘寧所遺敵蹤;三日后,于茶渡南海擊敗吳軍小艇六艘,俘敵十七人,送至張任軍營。

呂布登高望南海,沉聲道:“若蜀失南貿,荊襄將餓,若吳得先機,江戰必敗。此番不只是市利之爭,更是生死之途。”

諸葛亮答:“主公,待潮起東流之日,便是吳軍潰敗之時。”

龐統附言:“南海之門,已開;如今當以水制水,以商破兵。”

呂布猛然拔劍,劍鋒指海,吼聲震天:“吳軍敢斷我舟路者,十倍償之!”

是夜,南市再集百舶,銅櫓破潮,火線連營,一輪未滿的冷月照在海面,映出蜀吳水道間最初的刀光。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