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249章 曹操南動 江漢風(fēng)云起 (第1頁)

襄陽城外,江水初漲,碧波翻卷如練。春末水溫漸暖,自荊北通往漢中的古道上,軍馬來往如織,旌旗獵獵,已不復(fù)昔日寧靜。曹操身披戰(zhàn)袍,立于襄陽北岸高臺,眺望南方水線,神色沉穩(wěn)而冷峻。

“呂布得益州,不三月而政定民安,此人非昔日虎狼之將。”曹操語氣平靜,卻暗藏警意。他背后站立著賈詡、程昱、荀攸等人,皆神情肅然。

“主公既已察勢明晰,為何遲遲不動?”程昱率先開口,“巴郡之西,蜀道千里雖險,然有張魯牽制,若我軍自襄陽南下,沿江東擊,可扼江陵、威荊南,進退皆宜。”

曹操未答,目光投向賈詡。賈詡微微頷首,緩步上前:“程公所言不虛,然益州如今政局雖穩(wěn),民心尚浮。呂布、諸葛二人,皆以溫政馭民,然兵貴神速,若能破其聲勢于未盛之時,方可制勝。”

“可否擾其后,分其神?”曹操問。

“誠可。”賈詡目光沉靜:“我已派人游說劉璋舊部楊松、黃權(quán)舊友、甚至張魯之下部將,使其在西川各郡生亂。又聯(lián)絡(luò)南中蠻族首領(lǐng)孟獲,欲借其反攻牂柯之地,牽制呂布南線。”

“如此……”曹操緩緩轉(zhuǎn)身,看向荀攸:“軍備幾成?”

荀攸拱手:“五萬江北精騎,糧草三月有余。夏侯惇、于禁、曹仁三軍將分道南下,自宛、樊、江陵三線并行,既擾西川咽喉,又試江夏門戶。”

曹操沉吟片刻,道:“此戰(zhàn)不求破城,但求動勢。令三軍伐營布陣,沿江布偃旗息鼓之象,吸南吳注意,動西蜀之氣。賈詡,你可去江陵布子。”

“諾。”賈詡躬身退下。

襄陽北城之夜,鼓聲漸密,曹操立于火光映照的沙盤前,重重一拍:“呂布既成西蜀之主,江漢不能久待。吾將以江陵為樞,以宛洛為根,掃定荊襄之地,為天下決戰(zhàn)再下一籌!”

與此同時,呂布于成都城西郊巡視農(nóng)桑,百姓扶犁耕作,童子隨母澆田,見呂布至,紛紛低首行禮。呂布卻不言威權(quán),只言“若有急難,軍中可助。”言罷,賜布十匹,粟三石。

諸葛亮立于田壟之側(cè),低聲言道:“主公安民有成,然曹操必不會坐視。荊北動靜已起,江陵亦有軍信。”

呂布沉聲:“當(dāng)世之?dāng)常菍O策,唯曹操。益州雖得,尚需年余以穩(wěn)。不可主動?xùn)|進,只可設(shè)關(guān)控險,守而反擊。”

“愿為主公先定三策。”諸葛亮拱手:“一策,江州設(shè)水營,以趙云為主,將桅燈再出長江,擾曹操水運。二策,密聯(lián)南蠻,緩張魯之兵,令其不得助曹。三策……聯(lián)東吳。”

呂布目露微光:“孫策雄心,不可小覷。你欲如何聯(lián)?”

“以地換援。予孫策巴東鹽道通行之權(quán),換其江東水師牽制江陵之兵。”

呂布沉思許久,點頭:“可行。再遣黃權(quán)入蜀北各郡,以‘舊主新主共安民’之言安眾;張任守綿竹,趙云巡白帝,我親赴江州。”

夜色沉沉,成都城燈火依舊不息。而在遙遠的江東,孫策立于丹陽之上,望著浩渺江面,忽而一笑:“呂布得蜀,曹操南動。呵,江漢之地,豈能拱手讓人?傳令黃蓋、周瑜,調(diào)水師二萬,試探江口!”

江漢風(fēng)云再起,三方棋局,再度展開。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