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55章 潛流激涌 三線并起 (第1頁)

夜色欲盡,成都東南高臺之上,諸葛亮負手而立,眼望山河沉寂。他面前沙盤密布,三線兵勢宛若潛龍之爪,緩緩張開。

第一線,為北地屏障,武都峽谷。此地乃曹操南下的必由之路。諸葛亮命馬岱駐守,統五千輕騎與步卒,晝伏夜出。連日陰雨,山路泥濘,馬岱命士卒削枝為銼,截藤為絆,每五十步一設埋伏。曹軍前鋒夏侯淵驍勇,屢次嘗試攻破山道,皆因陷車、折馬、滑坡而退。更有夜雨之后,馬岱率騎疾出,如鬼影游走林澗之間,襲敵糧道,破其夜營,曹軍輜重調度艱難,一夜損失三營。

第二線,為江岸水線,趙云統領潛龍衛精銳,整編為五營,分布于沿江數十里要隘。江水漲急,夜霧漫漫,趙云借地利調兵演陣,每日數次換防操練,令敵軍難測虛實。某夜雨中,趙云派出精騎乘竹筏逆流潛行,以水火雷罐焚吳軍后方糧倉。霎時間火光沖天,吳軍混亂。陸遜急率兵圍剿,趙云自斷后力戰,躍馬橫江,于霧氣中連斬五將,終脫困而歸,威名再震江東。

第三線,為內線結盟之策。黃權奉諸葛亮密令,赴荊南拜會劉琦。劉琦居江夏,雖領地不廣,卻控荊北咽喉。黃權贈銅馬一對,自稱“并州之信”,愿與劉琦結為遠交,抗曹抗吳。劉琦素聞呂布威名,對曹操又有戒心,權衡之下答允結盟,暗令封江陵南門,阻曹軍水路南下。

而遠在建業,孫權正調集水軍精銳,由甘寧親統,從丹陽、吳郡兩地分兵入江。他表面遣使修好,背后卻頻頻布兵試探蜀中邊防,密令調動土司部眾攪動邊境。

許都之中,曹操于丞相府召集幕僚密議。賈詡展出蜀中地圖,輕扇點處,道:“蜀地高原險固,易守難攻,若正面進兵,不利。但若誘東吳先動,益州疲于奔命,再遣張遼由南陽起兵,徐晃繞武關襲廣漢,可使其首尾難顧。”

荀彧輕咳一聲,言道:“主公,北疆仍不安,若動兵過深,恐致虛實倒轉。”

曹操卻眼神如鋒,冷聲答:“奪益州,可削呂布根本。天下大勢,不攻不成?!?/p>

是夜,張遼已率兵三萬暗出南陽,化民為卒,令旗無曹字,偽作荊州土軍擾蜀。徐晃潛行武關,所經山道插滿偽旗,將敵誤導為剿賊軍。曹仁鎮守后線,許褚統糧草輜重,賈詡則親擬三計,逐步推進。

成都城內,呂布端坐帥堂,手執策卷。諸葛亮言道:“東吳擾江,曹魏南下,益州雖固,其心未定?!?/p>

呂布低頭沉思片刻,忽起身將方天畫戟一振:“我重來一世,不懼戰禍。只怕他們膽小,不敢真來。”

趙云入堂,衣袂帶血,朗聲稟報:“江東后軍已退三十里,我潛龍五營,一夜不滅?!?/p>

諸葛亮亦微笑:“黃權傳信,劉琦已封江陵關口,曹軍南水線斷半。”

呂布抬眼,望向遠山道:“如此,便讓他們知曉——蜀中不空,瀾臺不碎?!?/p>

是夜,成都三軍大營火炬齊燃,白虎旗隨風烈烈,潛龍旗如波翻卷,益州長蛇旗騰躍如龍,照耀夜空。

而在遠處黑云之中,三方利爪正破空而至,一場更激烈的交鋒,已無可避免。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